两平行轴间大速比齿轮来复传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04:39
【摘要】: 虽然齿轮传动是一种传统的传动方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传动原理和机构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本文根据何国金教授提出的两平行轴间多级圆柱齿轮来复传动原理,设计了一台两平行轴大速比来复传动圆柱齿轮减速器,其输入功率为40w,这种减速器中的双联齿轮与轴之间为空套联接,双联齿轮所在的轴段只受弯矩,不受扭矩;也就是说,输入轴只有靠近电动机一端的20mm长度上受扭矩,输出轴只是在靠近外伸输出端与其键联接的齿轮和外伸端部之间承受扭矩,因此轴的扭转刚度高。另外,减速器的总传动比是按指数函数规律变化的,于是两平行轴上双联齿轮的个数越多,减速比就越大,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高。设计完成后,采用本文改进的MDCP方法进行了减速器的优化设计,使减速器结构在满足承载能力、传动比、强度和刚度要求的情况下,,体积最小和重量最轻。然后又运用本文改进的模糊可靠性分析方法对减速器中最容易发生失效的零部件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在规定的工作寿命期内,减速器中各零部件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从而表明本文所研究的传动原理是可行的和实用的。其次,本文还探讨了齿轮来复传动原理在机械自动调速装置和分支传动装置中的应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传动原理应用在具有高速主传动,又有超低速分支传动的机械传动(如机床、农业机械、轻工机械等)中,可使传动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体积相应减小。 双平行轴间大速比齿轮来复传动原理在其它机械传动设备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H132.4
本文编号:2594498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H1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玉善,刘志敏,谷曙明;电站锅炉热管空气预热器组合型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算法[J];华北电力技术;1995年05期
2 王玮,张卫波,韩云芳;混合离散变量优化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李威,孟惠荣,常山,陈谌闻;行星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J];机械传动;1998年01期
4 徐礼钜,梁尚明;摆动活齿传动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年06期
5 黄洪钟;结构强度的模糊可靠性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4年02期
6 黄洪钟,孙占全,郭东明,李丽,周峰,田志刚;随机应力模糊强度时模糊可靠性的计算理论[J];机械强度;2001年03期
7 杜小平;机械模糊可靠性仿真[J];机械设计;1995年10期
8 董玉革;随机应力模糊强度时机械零件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的研究[J];机械设计;1999年03期
9 张启先,张玉茹;我国机械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机械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10 孙焕纯,柴山,王跃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力学与实践;1997年04期
本文编号:2594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9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