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勘查钻进钻杆的实验模型与仿真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4 15:02
【摘要】: 回转钻进技术具有钻进效率高、功耗低、孔内事故少、钻头寿命长、设备质量轻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水文水井钻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地质勘查等各种勘查钻进过程中。由于在实际的勘查钻进过程中,钻杆柱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外界的干扰因素很多,而且其自身的固有频率相对较低,钻杆柱的各阶振动模态容易被激振,共振会加大钻杆的疲劳和钻头的磨损,增加钻探工程的成本。因此有必要研究钻杆柱在实际的钻进过程中的力学性能与动力学特性,得到钻杆柱的受力变形特点,找出在尽可能接近实际钻进工况下的各种振动的规律。 论文以勘查钻进中的钻杆柱为分析对象,并不只限于某种特定的型号,而是为了探讨钻杆柱的一般的规律性问题。所建立的基于ANSYS软件的钻杆参数化有限元仿真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可以做到由特殊到一般,极大地提高了分析和研究的效率,并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建模过程中考虑了泥浆的压力和浮力影响等因素,与现有的钻杆柱有限元模型相比,仿真程度有很大的提高。 本文首先说明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分析了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钻杆柱的结构,工作状态和受力特点,并对钻杆柱的实验模型做了一定的探讨。从有限元方法入手,根据钻杆柱在勘查钻进中的实际工况,充分考虑了各种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直接建模法建立了钻杆柱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接着对不同钻进情况下的钻杆柱做了整体的受力与变形分析,说明了钻杆柱的受力形式和变形特点,总结了受力与变形的一般性规律。并对不同参数的钻杆柱进行了多种情况下的模态分析,分别计算了钻杆柱纵向振动、扭转振动、横向振动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得到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模态分析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找出了不同参数下钻杆柱各种振动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钻杆柱固有频率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还待解决的问题。 文中所计算和分析得到的结果,对于优化钻杆结构,采用合理的钻进参数,提高钻杆和钻头的使用寿命是十分有利的。
【图文】:

几何形状,图形用户界面,实体模型


目目护 1.1...… … … 图3一 1ANSYS图形用户界面圣3.3有限元建模方法有限元分析是针对特定的模型而进行的,因此,用户必须建立一个有物理原型的准确的数学模型。ANSYS使用的模型可分为两大类: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类似于CAD,以数学的方式表达结构的几何形状,即实体模型。该类模型可以在其中填充节点和单元,

钻杆柱,有限元模型,粗径,钻具


!自节点Nodp起复制(NOdC一1)次上述单元!将钻杆柱的截面方向放大Mzoom倍显示在ANSYS软件中通过命令流的方式建立的钻杆柱有限元模型如图3一4所示。建模过程中选取了钻杆和粗径钻具相配合的一组参数来建立模型,即中89钻杆+小121粗径钻具的形式,钻孔深度暂定为lo00m。ELE卫正】仃5八NSYS0m APR11200714:45:20Dr主11P工pe100班 2001Dr主l工CO工lar300皿 400班 500现6001 7001 800班900班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10001[tFln工 teEle功ent坷 odeloftheDr工 11str工ng(Bateh网ode)图3一4钻杆柱有限元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11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尚兴;陈美夫;;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磁通波形系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2 杜世勤;;磁场调制式磁力齿轮及其有限元计算[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靳宏;金龙;;220kV棒形悬式合成绝缘子电场有限元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发民;;基于ANSYS/LS-DYNA的齿轮传动冲击特性仿真分析[J];机械传动;2011年09期

5 肖祖旺;谢峰;;基于有限元法的直流并励电动机转速波动分析[J];电机技术;2011年03期

6 彭海军;吴卫玲;陈遵银;;钹式换能器结构参数有限元设计[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琳;刘慧芳;;二阶双曲方程有限元解的最优误差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李铭;张政;龚君来;;基座变形与船体壳板的匹配性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8期

9 黄骏;马雁云;;医疗加速器治疗床以及旋转臂的受力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1年08期

10 王海娇;王大国;熊巨华;谭国焕;;基于特征线的N-S方程算子分裂有限元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军;丁龙章;陈水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计算的整体有限元方法[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徐华;马瑞芳;陈建明;贾培发;;几种典型单元剖分结果的绘制方法在复合动力学环境可视化仿真(CDE-VSIM)系统中的应用[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3 朱菊芬;牛海英;季文峰;;参考面单元模式及其在分层梁振动分析中的应用[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吴永前;吴时彬;伍凡;;大型轻质反射镜加工支撑状态的有限元分析研究[A];现代光学制造技术论文集[C];2002年

5 徐红艳;陆燕;李忠;;地球同步轨道辐射制冷器热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罗承刚;;CZ14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机电耦合仿真分析[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欣;;单位分解有限元方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殷有泉;吴向军;刁建快;蒋阗;单文文;;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对储层应力场的影响和重复压裂产生新缝的可能性[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刘学晨;陆伟东;刘伟庆;周石磊;;门前设置聚氨酯泡沫塑料对防护门抗爆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吴逸群;李志成;;概率弹粘塑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世亚太 雷先华;某型战机RCS计算简报[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杨熙明;汽车梦圆会有时[N];湖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杨熙明;让“中国制造”更加响亮[N];湖南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大庆;让计算机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N];科技日报;2007年

5 安世亚太 雷先华;ANSYS高性能并行计算[N];中国航空报;2005年

6 齐芳;我科学家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软件平台[N];光明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齐焕君;吴学仁荣膺国际大奖[N];中国航空报;2000年

8 记者 李大庆;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系统升级换代[N];科技日报;2002年

9 包亦望 万德田 刘立忠 韩松 石新勇;钢化玻璃自爆源和自爆机理分析[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吴山青;知难而上为推广[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亚平;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诊断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陈锦江;轴承数字化设计及其在高速陶瓷球轴承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3 苏哈布;开孔钢板剪力键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刘梅林;节点间断伽辽金有限元方法及其在计算电磁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胡姝芳;哈密顿系统有限元方法的长时间性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军征;有限体积—有限元方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原理和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赵国忠;变分迭代方法及Lagrange坐标系下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8 易利军;非齐次Dirichlet边值问题的h-p型有限元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海滨;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赵荣国;楔环连接结构静力接触行为与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运鑫;小型超导磁体的电流引线及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寇志起;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向列相液晶盒中的指向矢分布[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邢帆;小比例掺量纳米粒子及氧化锌晶须对PP-R树脂力学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健;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静力分析及程序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龚安栋;卫星太阳能帆板的有限元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常春影;门式起重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胡芳芳;纤维(FRP)约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黄锰钢;一个新型的抛物线索单元及其验证[D];福州大学;2006年

9 李朝红;CS板式结构建筑温度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王家主;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材料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8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98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