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快速创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2:53
【摘要】:概念设计自动化技术是实现机械产品快速创新设计的基础。原理方案创新与结构创新设计的快速实现与有机衔接技术是概念设计自动化的关键。本文以TRIZ理论与功能表面分解重构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支持产品快速创新的概念设计产品信息建模技术,“功能—结构”自动映射技术以及支持设计方案决策与建模的基于实例的原理结构创新设计技术等。开发了概念设计自动化软件系统INNO-DARFAD。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创新设计自动化理论的发展,对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开发CAI设计系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概念设计、创新设计以及TRIZ理论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相关领域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提出了深入研究概念设计的内在规律、实现概念创新过程集成化和自动化的概念设计研究目标,并把产品原理方案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快速设计及其有机衔接作为实现产品快速创新设计的关键技术加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进展如下: 在设计理论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统一创新设计理论模型的研究任务,以提高原理方案创新与结构创新设计过程的有机衔接和集成。本文在功能表面分解重构理论及广义定位原理的基础上,针对以能量转换为主的产品设计,提出了“能量链原理”,为此类产品的原理方案创新与结构创新设计过程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能量链原理”从设计本质的层面上指出,,能量转换类机械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求解的本质过程即是选择合适的能量转换原理及确定支持相应能量转换的结构方案的过程。 在概念产品信息建模方面,提出能量传输表面的概念,其作为一种综合物质单元具有功能与结构的二元属性,支持功能的明确定义与几何信息的表达。基于“能量链原理”与功能表面,构建产品信息模型,有助于在概念模型、装配模型、零件模型之间的设计信息转化与集成及概念设计阶段抽象思维的逻辑化、形象化表达。针对概念产品信息建模的技术实现,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划分并定义功能表面类型,提出了功能表面限位编码与功能表面能量转换编码规则。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针对概念设计过程的实现定义了功能表
【图文】:
可视化结构模式
热水器方案二的壳体零件匹配及其爆炸效果图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122
本文编号:2607567
【图文】:
可视化结构模式
热水器方案二的壳体零件匹配及其爆炸效果图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12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艳东;以人为原型的设计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刘红政;产品设计重用中的创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李桂东;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淑彦;基于生物流的机电产品概念设计自动化[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健;以人为原型的产品逆向工程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8年
3 陈德志;集成AD和TRIZ的SAPB设计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7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0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