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机械制造企业信息系统成功因素研究
【图文】:
的需要为依据,以结构更加合理的信息化投入,获得更大的信息化收益。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比重,继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下降之后,出现小幅上升至n.94%(见图1.1),深入研究表明企业在集成应用和咨询服务方面的投资增加较快。16.14.12.10.8.6.4.2.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图1.1信息化500强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为了及时反映当前企业信息化状况,2005年8一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继2003年后再次启动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2005)”。从852个总体样本中筛选出制造企业样本159个,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了专门分析,虽然这159户企业的地域分布不够均衡,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刘满强,董月红,2005)。本次调查显示,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增长。 PC的平均拥有量比2003年增长了28.5%。笔记本电脑平均拥有量也增长了8.4%。网络接入己经全部采用了宽带方式
而在信息化大潮中一筹莫展,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严重不足。据调查,中小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投资比例仅占企业总产值的0.5%。3昆明市机械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地处西南边睡,与沿海内地发达地区相比,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程度低,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企业信息化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取得较大发展,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引入、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有效配置、企业内部一体化管理等,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但全省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较低,据《云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对策研究》课题组对云南抽样百家企业的调查,企业信息化在投入、建立管理制度及信息系统应用方面大部分仅为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施庆华,陈渝中,2006),见图1.2。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42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云川;;专业 专注 创新 共赢——开目软件2011年用户大会[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2期
2 祝国辉;;推动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深入——百时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立群访谈[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6期
3 ;工业自动化展[J];电气时代;2011年09期
4 许东生;许剑斌;许剑峰;;滚珠丝杠和螺母绘制及工艺生成软件[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年13期
5 路国祥;;产销一体化跳出钢铁亏损怪圈[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6期
6 骆名灯;;基于FEM的车载DVD机芯配合结构的应力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4期
7 曹育红;王宝雨;胡正寰;;楔横轧模具轧件信息的知识表达[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5期
8 ;“企业增效 设备在行动”北京峰会——关于举办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论坛暨第二届SAP杯设备管理信息化征文大赛颁奖典礼的通知[J];中国设备工程;2011年09期
9 卢满怀;于晓光;;先进制造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0 马春敏;康存锋;黄旭东;杨建武;费仁元;;软数控技术的发展与产品制造信息化[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建锋;彭艺;谢涛;;物联网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作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世昌;陶曼f^;孙忠良;;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效果评估[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3 戴跃洪;;面向“能力构筑竞争”的制造业信息化策略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九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澄;;制造业信息化(摘要)[A];MICONEX2002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技术发展学术大会会议指南[C];2002年
5 王万龙;;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中的几项新技术[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何陆金;;滁州制造业信息化的调研和思考[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卢秉恒;蒋庄德;虞烈;王建华;;发展制造业信息化 促进西部大开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张燕平;赵姝;;力促安徽制造业实现新跨越[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孙家广;;制造业信息化的历史重任[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杨海成;;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进展[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苓;制造业信息化集中在3大领域[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记者 覃敏笑;我省制造业信息化与国际接轨[N];贵州民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徐涵;制造业信息化亮点[N];经济日报;2005年
4 省政协常委 姚世宏;关于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建议[N];民主协商报;2005年
5 记者 望剑 通讯员 郭凌;我市制造业信息化步入快车道[N];宜昌日报;2005年
6 ;北方片区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跨上新台阶[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新龙 通讯员 魏香梅;我省启动制造业信息化楚天行[N];湖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卢飒;我省稳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N];贵阳日报;2008年
9 杨红英;2009年制造业信息化论坛在京召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记者 李琦琨;贵州制造业信息化稳步推进[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剑刚;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与竞争力提升[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尹华川;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RMIE)的实施战略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3 常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陈继刚;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5 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居文军;基于ASP的区域制造资源共享方法、技术和平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许占民;产品风格约束的计算机辅助形态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齐继阳;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使能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王伟;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徐作宁;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帆;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健;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郭安东;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信息分类编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傅聪;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6 孟伟;瓦轴集团企业信息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王佳;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朱红波;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信息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彭林辉;链式物料管理在中国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10 宁中梁;青岛英派斯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5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1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