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工作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20:33
【摘要】:驱动桥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在汽车传动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圆锥滚动轴承是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关键零件,其精度、振动和可靠性等指标对驱动桥的性能和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驱动桥主减速器工作时,圆锥滚动轴承由于承受载荷较大、转速较高,常使滚动轴承出现打滑、歪斜、滚动体与滚道及挡边之间发生剧烈摩擦的现象,从而导致轴承过早的失效,成为影响驱动桥主减速器工作可靠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对提高汽车驱动桥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重型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圆锥滚动轴承内部载荷分布、润滑油膜、疲劳寿命等工作性能的研究,为驱动桥主减速器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通过分析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结构,建立了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轴系力学模型,考虑了三轴承支承系统的静不定因素,对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轴系的三个支承轴承的承载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圆锥滚动轴承零部件的空间相对运动关系,利用滚动轴承运动学关系和赫兹理论,并考虑惯性载荷、陀螺力矩和轴承偏斜等因素影响,研究建立了更为科学的圆锥滚动轴承力学模型,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求解了滚动轴承力学平衡方程组。研究了安装预紧,径向、轴向和力矩的联合载荷作用下对滚动体受载和沿滚动体母线上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 为使分析更符合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润滑对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滚动体与滚道接触表面粗糙度的等温稳态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并采用复合迭代法对模型方程组进行了计算求解。分析了接触表面粗糙度幅值、波长和纹理方向对油膜形状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预紧量对接触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提出把润滑油膜和表面粗糙度以摩擦系数方程的方式体现在有限元软件分析中的方法,对圆锥滚动轴承内部各零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各种载荷条件下轴承滚动体与内外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曲线进行了分析讨论。 根据Lundberg-Palmgren寿命理论建立了按滚动体母线载荷分布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并应用有限元疲劳分析软件对轴承的寿命进行了计算,同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用驱动桥总成台架试验,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本文预测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方法合理,能够很好的为汽车驱动桥的研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开发了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工作性能分析软件,考虑滚动体接触应力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和圆锥滚动轴承滚动体与内外滚道之间弹性流体润滑,依据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能够准确的预测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 本文的工作为预测驱动桥的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将为以后的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图文】:

主减速器,驱动桥,滚动轴承,圆锥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4式支承,如图2.1所示。图 2.1 驱动桥主减速器简图从文献[92]可知,,驱动桥主减速器工作时,圆锥滚动轴承在齿轮轴正常旋转或反拖运转两种工况下工作,位于中间位置的圆锥滚动轴承(图2.1注释4)承受的载荷和损伤率都远远高于另一个圆锥滚动轴承(图2.1注释5)。因此,根据中间圆锥滚动轴承易损坏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2.2 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轴系的力学分析2.2.1 主动锥齿轮轴的受力分析在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轴系中,圆锥滚动轴承所承受的载荷与主动锥齿轮所承受的交变载荷相关,分析轴承的支承载荷,需要先求解出作用在主动锥齿轮上的轴向力、径向力和切向力。1. 圆柱滚动轴承2. 主动锥齿轮3. 圆锥滚动轴承

示意图,欧拉角,示意图,坐标系


24图 2.6 欧拉角示意图欧拉角三次顺序转换如图2.6所示,初始时固定在刚体上的动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 x , y,z)重合, 然后绕 z 轴旋转角度 ,记过渡坐标系为( ξ , η, ),N 点位于ξ 轴上,如图2.6(a)所示。这时固定在刚体上的坐标系绕ξ 轴旋转角度θ ,记过度坐标系为( ξ ′, η′, ′),M 点位于η′轴上,如图2.6(b)所示。最后坐标系绕 ′轴旋转角度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H133.33;U463.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燮揆;含钼滚动轴承钢[J];机械工程材料;1984年03期

2 赵文功,管继生,李永泉;货车无轴箱滚动轴承轮对轴颈拉伤原因及改进建议[J];铁道车辆;1986年01期

3 H.K.Lor銉sch;A.Kraus;韩才元;;滚动轴承寿命计算的新参数[J];国外内燃机车;1986年11期

4 姚松官;孟起;;用于滚动轴承的简化型Hamrock—Dowson最小膜厚公式[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5 李成刚,余俊,陈继平;基于接触疲劳强度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6 张松鹤 ,张全;采用滚动轴承优化艉管设计[J];造船技术;1993年04期

7 于秀和;KU-1206B型挖掘机推压轴的改装[J];工程机械;1993年01期

8 刘峰;滚动轴承的修理[J];山东农机化;1999年11期

9 王军,林华;基于特征分析的滚动轴承诊断系统[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马复兴 ,田雨德 ,陈盛晴;当您的“机器关节”脏了——谈谈大型滚动轴承的清洗[J];现代零部件;200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杨积东;;滚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的碰摩故障分析[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冯明时;胥永刚;马海龙;高立新;;滚动轴承微弱特征的非线性增强与解调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鹏;;滚动轴承的模糊疲劳可靠性计算[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4 朱泉;;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实用技巧[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苏钢;姚成宝;;高温鼓风机轴承故障分析与诊断[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李健宝;彭涛;;基于EMD与相关性分析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俊杰;;陶瓷材料在滚动轴承上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刘健海;温诗铸;;滚动轴承乏油计算模型[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9 蔡素然;李国仁;邵凤常;;工业机器人薄壁轴承启动摩擦力矩[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谢荣华;罗贵火;;航空用高速滚动轴承失效分析[A];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增军;施福乐看中中国滚动轴承市场[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制造滚动轴承实体保持架的高铝锌基合金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洛阳轴承研究所总工程师 杨晓蔚;我国滚动轴承与国外有哪些差距[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4 周俊 宋爱华;山东泰安滚动轴承碳钢球联盟标准成功立项[N];中国质量报;2010年

5 刘伊婷;滚动轴承实物质量合格率94.6%[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郭志坚;滚动轴承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4.6%[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杨一;滚动轴承行业标准及技术升级交流会拟在京举办[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孙烈根;依靠技术创新 不断开拓市场[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理想;LMGU下半环外套圈双列调心滚动轴承的特点[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机 讯;轴承企业如何开拓国外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绍江;基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空间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涂文兵;滚动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及振动噪声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陈仁祥;振动谱表征空间滚动轴承寿命状态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刘永斌;基于非线性信号分析的滚动轴承状态监测诊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吴昊;滚动轴承动特性及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宇;基于循环平稳信号二维平面表示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潘玉娜;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特征提取及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林勇;基于振动谱图像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冯栋彦;高精度跟踪架通用轴系匹配及消差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隋文涛;滚动轴承表面损伤故障的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货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肖洁;基于Walsh变换的滚动轴承典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3 黄辉;基于SOPC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和开发[D];中北大学;2010年

4 赵长生;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增强方法与状态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梁志红;基于DSP6000的列车滚动轴承的故障在线诊断[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6 袁方;基于1(1/2)维谱熵与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杜秋华;形态滤波解调在滚动轴承损伤类缺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少军;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多参数融合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靳习永;滚动轴承设计与计算系统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常映辉;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理论计算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5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15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