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工程起重机桁架结构早期损伤的小波识别

发布时间:2020-04-21 20:40
【摘要】: 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对结构的安全服役构成潜在的威胁,如果作为各类工程机械主要受力部件的桁架结构的损伤未被及时发现,就有可能造成桁架结构报废、整机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 本文针对上面的问题,对桁架结构的早期损伤识别进行研究。并且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山东奥奇重工联合开发的350t履带起重机和山东三建船业的K10000塔式起重机为项目背景。 (1)比较小波分析的方法和现有的各种损伤识别的方法以及其它时—频分析方法,突出小波方法较之其它损伤识别和信号处理的方法,对早期损伤识别的优越性所在。并且根据在裂纹处各状态参量的连续条件选取合适的小波函数用以后面的数值分析。 (2)用ANSYS有限元实体建模的方式模拟裂纹的真实情况,对有一处或多处损伤的悬臂梁和简支梁进行有限元动(静)力学分析,提取后处理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信号,对响应信号加以处理,之后用MATLAB小波工具箱与小波函数进行分析,提取结构损伤信息,识别结构的损伤。 (3)对桁架结构使用“梁单元+板单元”的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提取结构的瞬时速度和位移响应信号,用小波方法对响应信号加以分析,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4)在仿真实验模型响应信号中加入不同信噪比的噪声,对经小波降噪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分析,识别结构损伤。 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的方法对桁架结构及其组成单元的简支梁、悬臂梁的早期损伤位置和程度具有识别能力,并且对于含噪音的信号同样有效。 实验表明,小波变换的方法对结构局部早期损伤是敏感的,是有力可靠的结构早期损伤识别方法。
【图文】:

哥伦比亚,左翼,残骸,飞船


构损伤检测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以致于造成了许多灾难性事故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内外,已有许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如图1.1和图LZ所示:1988年4月28日,美国一架波音737一200客机,,在夏威夷两万四千尺高空,外壳突然断裂,造成69人受伤和一名乘务员被甩出机外。事故是由壳体裂纹引起的。1994年10月21日,韩国汉城发生了横跨汉江的圣水大桥中央断塌50m,其中sm掉入江中,造成死亡32人,重伤17人的重大事故[lj。2002年5月25日,台湾华航的一架波音747一200客机在执行台北到香港的飞行途中

履带起重机


图1.3履带起重机结构简图Fig.1.3Sketehoferawlererane;2:配重;3:变幅系统:4:桅杆;5:吊钩;7:臂架;8:司机室;9:下车机的主要承载结构件,尤其是在大重机的整机安全性,轻重程度也给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和焊接时产生的气孔,在交变载荷逐步变大,进而导致零件或机构失结构的毁坏。裂纹和缺陷是造成工因素。梁结构和析架是履带起重机有损伤及裂缝存在是关系到整体履带起重机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损伤是非常重要的。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凯;苏越;;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振动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6期

2 曹景超;;大跨度吊篮桁架结构有限元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3 韩宁;郑启宁;;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与优化[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3期

4 尤丽萍;房颖;;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算法研究[J];机电技术;2011年03期

5 刘静;唐国玉;;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及其性能评价[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3期

6 杨志远;;谈小波变换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7 任崇岭;曹成铉;李静;史文雯;;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时客流量预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1期

8 陈晓娟;李松寒;隋吉生;王丽;;电力扰动信号的小波形态学去噪方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胡晋星;董建军;田亚丽;;基于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研究[J];山西电力;2011年03期

10 刘新刚;李仰军;;线阵CCD信号小波降噪方法研究及MatLab仿真[J];光学仪器;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碧;黄晓莉;刘永春;;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边缘检测[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2 王刚;黄泰翼;;基于小波变换和规则的汉语声调识别[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鲍文;刘金福;祝豪;;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厂实时数据压缩存储系统[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王光芦;徐明;;基于小波分析炮击振动信号的降噪处理[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王小侠;赵凤群;戴芳;方小艳;;基于分形维数的四叉树图像编码[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6 吴昊;曾国卿;;一种基于Haar小波的图像处理技术[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7 石星;;小波变换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刘双喜;邢济收;魏建亮;;小波变换在齿轮边缘检测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尹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半脆弱水印方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刘冰;王德利;;Curvelet软阈值迭代去噪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玉田殷学平;中药质量控制又添新武器——小波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林沐;钢魂铁韵壮贵阳[N];中华建筑报;2011年

3 宗河;奥运天天近 变化日日新[N];经济日报;2007年

4 广西 陈华杰;EVD,一路走好[N];电子报;2002年

5 赵鹏;高新车型点燃城市车展[N];科技日报;2007年

6 记者 柯善北 邹斌 通讯员 周晓华;武汉市民之家即将封顶[N];中国建设报;2011年

7 祝贺;黄海亮剑再指北京奥运公交用车[N];中国工业报;2007年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 李炜;探寻视频编码技术发展的足迹[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9 通讯员  王云霞 记者  顾今;在市场大熔炉里冶炼成钢[N];建筑时报;2006年

10 海鹏;黄海欲再执公交市场牛耳[N];中国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少梅;数字地貌晕渲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2 王强;基于声信号检测的管道TPD预警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姜朝阳;作物冠层传输过程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阻力估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4 张旗;基于属性的图像分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柯丽;基于小波变换的空间遥感图像实时压缩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董卫军;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姜长泓;轨道车辆轮轴故障检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丽明;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识别与分析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9 修吉宏;基于图像功率谱的航空图像质量判别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栾圣罡;基于气路参数样本的航空发动机状态监视方法与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威;采用小波变换视频压缩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3年

2 夏娟;基于小波变换的齿轮振动信号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杜娟;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邱菊;基于小波变换的显微图像细胞识别[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书贞;基于指纹纹理特征的指纹图像压缩算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6 赵海涛;基于3D小波的多描述可分级视频编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仲伟;基于频域的灰度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8 鹿洪刚;电力电缆在线故障测距仿真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杜华狄;一种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曹丽丹;基于SPIHT的无表零树图像压缩算法[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35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35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