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机械系统刚—柔—液耦合多体动力学递推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13:27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航空航天、车辆、机器人等领域均出现了大量刚-柔-液耦合的多体系统。针对柔性多体系统和充液多体系统这两类多体动力学问题,本文在空间算子代数递推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空间算子代数理论以及计及液体小幅晃动的空间算子代数理论的基本方程,并提出了基于区间算法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针对目前对多体系统动力学发展中提出的“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的要求,总结了当前国际上三种重要的具有O(n)次计算效率的动力学方法:空间算子代数方法,李群李代数方法和哈密顿递推形式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完全笛卡尔坐标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推导出了杆件机构O(n)次的正向动力学模型。 (2)、探讨了柔性多体系统的空间算子代数建模问题。首先对柔性多体系统进行了刚体近似处理,采用有限段方法对该柔体进行了近似刚体的等效力学模型建模,并通过空间算子代数对该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其次,对刚柔耦合树形拓扑结构的多体系统进行了建模研究,并通过编制了该多体系统动力学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具体算例与传统拉格朗日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空间算子代数方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建模方法。 (3)、采用空间算子代数理论对小幅液体晃动的动力学递推算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技术得到了液体晃动的模态特征,通过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得到液体贮箱间晃动作用力的表达,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算子代数推导出了该小幅晃动充液多体系统的递推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小幅晃动充液多体系统的动力学计算程序。 (4)、采用区间算法对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探讨了基于Newmark法和区间算法联合求解多体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问题,,并对含有欠驱动关节系统的空间算子代数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5)、利用解耦的自然正交补矩阵得到递推形式的闭环多体系统的李群李代数表达。采用分度、分段圆法设计了共轭凸轮轮廓,并以凸轮-滚子(自由滚动)凸轮减速机为对象,采用基于递推形式的虚拟样机技术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图文】:

轮式装载机,多体系统


分析力学、弹性力学、矩阵理论、图论、计算数学和自动控制论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为是应用力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6]。多体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系统”,即由一组元素,方式,连接成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多体系统能够抽象概括为 4 类元素的组(1)体(Body):多体系统中的构件;(2)铰(Hinge、Joint):体间无质量的运动约束;(3)力(Force):系统外的物体所施加的,以及系统内体间的力或力矩;(4)拓扑结构(Topological Structure):体与体的连接结构。工程中任何一个机械系统都可以用这四个要素来描述,它们都是由各个体通过不按照一定拓扑结构连接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车辆、人体、工业机器人和航天器是的多体系统,如图 1.1-图 1.4 所示。

多体系统,人体


分析力学、弹性力学、矩阵理论、图论、计算数学和自动控制论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为是应用力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6]。多体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系统”,即由一组元素,方式,连接成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多体系统能够抽象概括为 4 类元素的组(1)体(Body):多体系统中的构件;(2)铰(Hinge、Joint):体间无质量的运动约束;(3)力(Force):系统外的物体所施加的,以及系统内体间的力或力矩;(4)拓扑结构(Topological Structure):体与体的连接结构。工程中任何一个机械系统都可以用这四个要素来描述,它们都是由各个体通过不按照一定拓扑结构连接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车辆、人体、工业机器人和航天器是的多体系统,如图 1.1-图 1.4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新,高超,刘又午,范鹏;基于运动学的机械多体系统动态视觉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朱利刚;;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初探[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3 李晶,李明瑞;具有滑移铰约束多体系统的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4 王树新,张海根,黄铁球,刘又午;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5 范晋伟,关佳亮,王文超,康存锋,张小龙;数控磨床磨削运动精度分析与控制方法的理论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王晓锋,姜兴渭;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子系统迭代法[J];弹道学报;2001年02期

7 王祺;周凡利;陈立平;;基于笛卡尔方法的多体系统Modelica表示[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1年01期

8 王宝元,梁世瑞,周发明,张国平;定轴转动凸轮机构多体系统运动分析[J];机械设计;1999年08期

9 王树新,刘志,刘又午,曹玉波;计及侵入体作用的人体系统碰撞动力学模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6期

10 谷强,唐斌,唐华平;应用转动规范理论建立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洁玉;;多体系统动态优化设计[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孙金伟;刘建军;王增波;苑健康;杨彬;徐明亮;;海洋工程多体系统非线性耦合分析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吴景铼;张云清;;求解含不确定参数多体系统的区间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暨第二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丁洁玉;潘振宽;陈立群;;基于二阶灵敏度分析的多体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傅晋;王琪;;对包含摩擦和碰撞的多体系统关于初值连续性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李曦;陈力;;漂浮基双臂空间机器人基于上界自适应估计的关节空间鲁棒控制[A];第七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暨第二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贺华;冯奇;;双层隔振系统建模[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8 彭慧莲;王琪;;具有固定双面约束单点摩擦多体系统的数值计算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李彦征;王树新;;数控插齿机的误差建模及仿真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任喜军;周幸祥;周正威;郭光灿;;置换不变的4-qubit纠缠单调[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安世亚太 马骏;新一代混合刚柔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张巍;IBM POWER 科研的坚强后盾[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邹丽梅 陈耀群;江苏科大声纳拖曳系统姿态控制研究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5年

4 郑晓沙飞机公司系统公司监事会主席;科学的发展 伟大的实践[N];中国航空报;2009年

5 刘帅;与根系有关的调和分析中的若干问题受关注[N];科技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裴广江;世界物理年探讨超越爱因斯坦[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从“力学科学”着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N];发展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宏丽;机械系统刚—柔—液耦合多体动力学递推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李彦征;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的数控插齿机加工误差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邵兵;基于李群李代数的统一开闭环机械多体系统递推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罗晓明;多体系统中铰内摩擦接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熊启家;基于空间算子代数理论的链式多体系统递推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6 刘云平;航天器多体系统姿态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阎开印;基于多体系统意义下的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邹建锋;多体静止绕流和振荡流系统的研究:分块耦合法和虚拟体法程序的设计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9 陈礼;滑雪运动生物力学仿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潘科琪;曲梁和板壳结构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宝连;YK5120数控插齿机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曹艳;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计算机自动组集求解[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王祺;面向Modelica的多体系统笛卡尔方法建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欣;简单多体系统动载荷识别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张江华;TK7640数控铣镗床的运动误差分析及其补偿[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石望;弹塑性多体系统的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刘明;800MN巨型模锻压机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何斌;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及其在舰炮动力学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郭辰;多功能数控铣床几何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10 陈雪华;四自由度写字机器人的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37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37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1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