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0:25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呈现出动态多变的特征,要求现代制造系统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快速调整制造过程、生产功能和生产能力的可变的智能制造系统。在20世纪末期,工业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可重构制造系统理论应运而生。 可重构制造代表着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当前先进制造模式研究的热点。目前,可重构制造系统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应用研究则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关键技术展开研究: 1.论述了可重构制造的定义、内涵、特征以及使能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可重构制造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现状,同时提出了本文所研究的几项技术问题的研究内容。 2.提出了面向制造系统重构的产品族的划分方法。通过对敏捷制造系统内产品的模块化结构、技术和市场需求等的分析,提出模块化产品族的若干特征属性,构建了产品族的属性关联量化矩阵,得到产品间相似值,为敏捷制造企业的制造系统重构提供参考。 3.提出了一种适应多品种变批量条件下的零件分组方法。通过建立形式化的零件物元模型,采用可拓理论对零件的特征属性进行拓展,利用定性粗评和计算综合关联度进行两级评价,实现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零件分组。 4.针对可重构制造系统动态、并发的特点,结合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运用集成UML和面向对象Petri网方法对一制造单元进行建模,使用Petri网建模软件建立一制造单元模型,通过一定的映射规则将其映射成可用UML图描述的模型,为最后生成系统控制程序框架作准备。 5.按照可重构机床设计理念,对可重构机床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通过对工件工艺特征进行辨认,制定、区分和组合出加工工序;利用旋量理论建立机床基本功能模块的运动学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机床机械系统的运动功能模块的建模;最后提出针对盘类零件加工的可重构机床样机结构方案的概念模型。 6.针对特定的加工任务集合以及可利用的设备资源集合,在满足交货期、制造设备加工能力和设备间运输时间等约束条件下,提出了以工件加工成本、运输成本最小为单元重构的目标函数,并运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制造资源,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图文】:

示意图,零件,工序族,示意图


2.1工序族划分工序族指源于不同零件族具有相似工序加工特征并可聚合上完成的工序组合的集合。RMT是为工序族定制设计的,首要工序族划分。其划分特征参数有零件类型、零件尺寸、材料直径、安装基准及进刀方向等,划分方法有人工挑选和机器献〔‘’〕利用成组技术进行分类编码,通过建立工序特征矩阵进快速简单地得出结果。如图1所示,零件A、B是经选择后得出的属同一工序族的盘大外形尺寸分别为中12Ommx65mm,中150mmx25mm,加工表面有、平面、螺纹和缺口等。主要加工表面尺寸精度和位置度精,,表面粗糙度Ral.6。

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回转动力台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H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梅;李建勇;刘阶萍;;基于改进型层次聚类算法的可重构制造系统的产品族划分[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8期

2 安刚;陈玉婷;叶伟;聂伟;王丽娟;;新疆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冲击式水轮机调速器机械液压系统设计[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9期

3 陈可;胡晓光;丁健;;基于自动抄表系统的复费率载波电能表设计及中继算法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8期

4 勃朗宁;;X39突击步枪[J];现代兵器;2010年04期

5 BERNHARDD D銉RSTEL;PETER SIEGER;;颜色空间的直观印象 创新的楼宇和房间控制解决方案赢得了享有声望的红点设计奖[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年07期

6 王其英;;数据中心基础物理设施工程(3)[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3期

7 任红波;;模块化产业链视角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行业知识整合体系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年02期

8 浦廷民;;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应用与分析[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1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戴先中;孟正大;;基于信号解释Petri网的可重构逻辑控制器分析与设计[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李俊;戴先中;孟正大;;基于改进的网重写系统的Petri网逻辑控制器的自重构方法[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3 肖民;;涡轮增压柴油机模块化循环模拟技术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闫慧兰;;立窑偏火的智能控制[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5 陈勇;戴先中;;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车间作业调度策略[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吴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俊;戴先中;孟正大;窦建平;;基于改进的网重写系统途径的可重构制造单元故障恢复(英文)[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8 欧立雄;;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滕锦光;赵阳;王汉铤;王增春;董石麟;;钢-混凝土组合薄壳屋盖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凤保;刘金;;网络化传感器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曾艳涛;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OTDR[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贾晓涛;UPS节能:模块化与高压直流是方向[N];通信产业报;2011年

3 ;模块化结构 功能齐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记者  阎文华;吴仪创模块化智能型调节阀[N];宁夏日报;2006年

5 李春田;模块化结构的三大关键要素[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李春田;自下而上的演进发展[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江苏省泰兴职业教育中心校 张生明;课程设置模块化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张伟;CRM的将来是什么?[N];国际商报;2001年

9 江苏滨海县广电局 孙昌盛;绿色电源从模块化开始[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10 ;NEC开发出反垃圾IP电话技术[N];人民邮电;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庆志;基于可重构理论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李f

本文编号:2639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39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