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DSP和嵌入式技术的便携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研制

发布时间:2020-05-03 12:47
【摘要】:在《面向大型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智能仪器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国家863项目(课题编号:2002AA182308)研究背景下,根据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发展要求,本文结合DSP技术、基于XScale硬件平台的嵌入式Linux系统技术,提出了一套实现便携式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方案。论文重点阐述了以DSP为主处理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前端模块的软硬件实现以及基于XScale硬件平台上Linux系统各应用功能模块的搭建,对所开发的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嵌入式仪器的实例应用也做了详细说明。 论文第一章综述了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和基于该技术的相关系统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引出了开发基于DSP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便携式设备状念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的必要性,随后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第二章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典型系统的主要环节并研究了DSP芯片选型;阐述了Linux系统和Intel XScale硬件架构在嵌入式应用上的优势和技术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系统实现的总体方案。 第三章详细研究了以TMS320LF2407A为主处理器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实现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硬件上重点介绍了信号前级调理电路设计、模数转换芯片AD7874和DSP芯片的接口设计、与主控模块通讯电路设计等;软件实现上主要介绍了主程序流程、通道采样频率控制、数据信号预处理及与主控模块通讯协议实现。 第四章详细研究了以XScale PXA250为主处理器的设备状态监控系统主控模块的硬件系统;对在其上移植经改造的Linux系统做了介绍,重点研究了内核实时性改造,进一步介绍了对整个系统功能实现很重要的各应用构件模块任务机制和实现功能。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如何结合实际课题,将基于本文技术开发的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应用于实际。 第六章对本文所做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对相关课题研究的进行了进一步展望。
【图文】:

程序流程图,软件程序设计,编程环境


0CCS编程环境3.3.2软件程序设计3.3.2.1系统软件主程序设计DSP软件的开发就是要用软件去读写DSP的寄存器来控制DSP有关引脚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对硬件的控制。该程序是利用通用定时器1的周期中断控制寄存器来控制片外的AD7874对4路快变数据采样,利用片内的模数转换ADC模块对8路缓变数据采样,然后经过一些预处理再调用串口中断服务程序打成包传给上位机,供上位机分析处理。主程序设计首先对涉及到的DSP控制器,系统的各种参数以及相关外设引脚的功能设置,缓冲区清空后开所有可屏蔽中断,启动通用定时器1进入主循环等待中断的产生,一旦有中断产生,再根据中断级别按照中断向量表调用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实现我们的功能[42J。图3.11所示为主程序流程图,,相关说明见后:

交换协议,设备状态,数据传送,数据包


协议的数据传送部分目前支持最多12路16位的快变通道,每一通道最多可以有24项4个字节的静态数据;最多64个16位的缓变通道;64个1位的开关量。设备状态数据传送交换协议数据传送部分的数据包格式如图4.5所示。协议的系统参数配置信息部分规定了针对某个具体应用的设备状态数据的参数格式,比如各种通道的数目、采样的频率、采样点数等,使得系统各个部分的系统配置实现同步。该协议可以运行在各种数据链路层上,比如串行线、USB以及以太网等。图4.5设备状态数据传送交换协议包的数据包格式2.数据采集管理构件该构件作为嵌入式上位机应用软件的底层模块,其位置架构于操作系统和各类硬件设备驱动之上,为上层用户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其在整个上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H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菊;张淑娥;;基于DSP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J];电力系统通信;2006年01期

2 康丽艳;苏涛;王平;;数字化同步检波的新方法[J];鱼雷技术;2006年03期

3 黄安成;颜钢锋;;基于DSP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设计[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杨靖;陈新;;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的功率因数校正数字控制解决方案[J];通信电源技术;2007年01期

5 冯玉昌;史冬琳;冯锁丽;隋伟;张晶;;DSP在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2007年07期

6 吴军伟;何新科;许刚;;小型化三轴光纤陀螺控制电路一体化技术研究[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8年01期

7 胡建荣;金宁;周小薇;;提高信号与信息处理类基础课程教学与实验效果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5期

8 周小微;金宁;胡建荣;;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1期

9 王明陶;ADSP-210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开发系统[J];中国仪器仪表;1994年05期

10 孟昭勇,梁军,李仁俊,李欣唐;一种多功能电力监控装置的研究[J];继电器;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小培;李晓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与认识[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欣;张玲华;邓立新;;利用学科在线教育网站提高教学效果[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玮;叶丽娜;朱启兵;;基于LabVIEW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设计[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高西全;王军宁;丁玉美;阔永红;党英;;“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与改革[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功;蔡志明;;基于VIRTUOSO的应用设计[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梁涓;徐欣;邓立新;王颖翠;;数字信号处理英文教材的教学实践与体会[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聂明新;王金昊;;DSP技术在手机语音识别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杨鉴;王威廉;梁虹;普园媛;;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轶德;程韧;;基于TL16C750的DSP与PC机异步串行通信[A];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建平;邬杨波;李宏;;双传输门绝热逻辑和绝热乘法器设计[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焱;南大介入最新数字技术研究[N];新华日报;2000年

2 上海 沈海宾;DSP[N];电脑报;2000年

3 杨兆清;山顿借“优势”UPS再度出击[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Iomega开发1.5GB迷你磁盘[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张京;专家详解数字电视[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宝钧;电脑电视热风吹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0年

7 安徽 钱志远;1080p,没法爱你![N];电子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洪生 飞思卡尔网络通信部亚太区业务拓展副总监 曲大健 英特尔研究院院士 万亿级计算研究总监 詹姆斯·郝尔德 德州仪器(TI)中国区ASP业务拓展及应用总监 李俭 美国风河系统公司中国总经理 韩青 Tilera公司CEO 欧明德;多核增强3G基站性能 编程技术面临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之河;ADI:引领DSP新技术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3年

10 王彦;TD-SCDMA灵活的标准[N];中国电子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华杰;软件无线电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陈世国;数字核仪器系统中高斯成形滤波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年

3 丁喜波;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测试方法与测试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于效宇;基于可调谐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睿;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黄纯;电气信号数字化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赵丽平;基于Multi-agent的电能质量监控网络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张健;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理论构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9 朱宏辉;基于知识驱动的拟人智能控制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刘惠;蛋白质序列数据的分类预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牧;基于单片机的鸡蛋破损检测系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郭鹏;雷达信号数字化单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赵鹏;交流接触器寿命试验装置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徐恒;交流伺服控制在转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俊;混合磁悬浮系统鲁棒控制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刘忠伟;电子式互感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杜永;基于全数字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硬件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陈继德;数字化测试技术及其在漏电开关检测仪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洪星;脑电图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刘毅;基于DSP的FTU核心模块的研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7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47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