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机构精度分析与综合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06:04
【摘要】:基于国内外对机构精度分析与综合的研究现状,本文从误差传递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了机构精度分析的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构精度综合的方法研究,并进行了实例计算。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构想。 首先,基于作用线增量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机构的几何原始误差在运动中传递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提出了误差传动矩阵法。该方法通过机构中作用线、运动线研究原始误差传递的规律,建立误差分析模型,概念清晰,具有一般性,适用于平面与空间多种机构的位置误差分析。 随后,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精度综合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并考虑了加工成本的影响因素,可以方便的计算出公差比。该方法适用于连续位置精度和定位精度。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构想,提出了Ⅰ型结构和Ⅱ型结构。以Ⅰ型结构为重点,根据反转法原理推动了凸轮廓线方程,对机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说明机构的传动过程。该凸轮机构具有分度数大、高速度、分度精度高、输入输出同轴的特点。由于采用行星传动结构,所以该机构的设计和制造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行星齿轮减速机生产行业的成熟技术,加工设备。
【图文】:

模型图,误差分析,模型,位矢量


机构 所示为任一平面或空间简单机构误差分析模型动件。设1n 为构件 3 的作用力方位;2n 为从线方向。我们定义1n 为简单机构的作用线;n位矢量。构件i的原始误差向量为iδ ,,由误差传递的原运动线2n 方向投影,方能转换为实际导致机差传递的这种规律,在参考坐标系Ro -RRRx yziδ 引起的机构位置误差表达示为121nnnδ =ii图 2-1 简单机构误差分析模型

局部坐标系,构件,复杂机构,子机


2-1)对多个子机构组成的复杂机构进行位置误的作用线及运动线的方位,可分别建立对应一组成复杂机构中的第 N 个子机构。图中1jn 表示的作用线方位矢量,2kn 是在局部坐标ko 。设该子机构中构件 i 的原始误差向量为iδ 坐标变换,可得在参考坐标系RRRRo xyz中构从动件位置误差的一般表达式为{[ ]} [ ]{[ ]} {[ ]}RjjRkkniRjjRiiicccc1201nnnδ =∑={[ ]}} {[ ]}jRkkRjjcc21nn ,则式(2-2)可表示为图 2-2 建立构件局部坐标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H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亮;杜修力;李立云;翟威;;两相介质波动问题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03期

2 郑魁敬;崔培;郭海军;;3-RPS并联机构运动与静力特性分析[J];机械设计;2011年09期

3 刘永鸿;张文红;;一种高炮武器系统射击准备精度综合检测方法[J];兵工自动化;2011年06期

4 李宝江;管迪华;;利用轮胎模态参数模型对滚动阻力的模拟[J];汽车工程;2011年06期

5 管迪华;李宝江;;轮胎模态参数模型及滚动阻力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吴亚辉;韩婕;;3-PRR平面并联机构精度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7 陈雪琴;李志远;陈慧;;汽车排气消声系统的整体设计试验分析[J];汽车零部件;2010年08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斌;张光军;赵峰;;模糊K-R传递矩阵[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2 李青宁;;高层框-桁结构传递矩阵法计算[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3 张诗德;;广义传递矩阵和边界元组合法[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4 乐运国;张青梅;李遇春;;旋转机械的振动计算[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5 赵洪;沈琦慧;;背衬对试样反射系数影响的表述及应用[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连德忠;尚新春;;结构振动问题的Padé近似解法[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7 李新平;;连续曲线梁桥传递矩阵有限元分析方法[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8 刘志宏;王敏庆;黄维财;;分层介质对斜入射声波的吸声性能分析[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阿丽;汪越胜;李凤明;;斜入射平面波在随机失谐声带隙复合介质中的传播[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10 谭宜家;舒志彪;;格矩阵的行列式与伴随矩阵(英文)[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兴涛;几种介观系统中自旋相关输运性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铁军;功能梯度材料轴对称接触力学及微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吴昊;滚动轴承动特性及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洪亮;路桥过渡段车路动力学分析及容许差异沉降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5 李艳华;考虑流固耦合的管路系统振动噪声及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杨建国;数控机床误差综合补偿技术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1998年

7 杨超;非恒定流充液管系统耦合振动特性及振动抑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徐亮;Patch近场声全息及近场声全息分辨率增强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戎保;受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蒋明峰;正则化技术与动态心电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振宇;机构精度分析与综合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费维;汽车排气消声器的声学特性计算及其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曾辉斌;利用频率响应法检测长距离输水管道的堵塞和泄漏[D];河海大学;2005年

4 王万建;单层平面钢框架的整体弹塑性稳定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国伟;箱梁扭转与畸变应力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6 李冰融;船舶轴系校中回旋和纵向振动集成计算软件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志松;抛物线荷载下的双参数变截面弹性地基梁内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吴晖;专用机床主轴系统及传动系统数值仿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9 曹亮;输流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10 马文彬;水管路系统可调频消声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8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48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