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线性特性调节蝶阀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06:42
【摘要】: 线性调节阀在流体流动与智能控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在工程界普遍推广使用的线性特性调节阀采用的是直行程阀,这种结构的阀门存在整体构造复杂、对执行机构要求较高等缺点。 本论文利用阀门设计中广泛使用的经验公式开发了多孔配流板,直接加装在普通电动蝶阀的阀板上,研发出具有线性流量特性的电动调节蝶阀产品模型,并对这类调节蝶阀产品模型的三维湍流流动进行了大量的数值分析。数值计算采用了RNGκ-ε湍流模式和非结构化网格的SIMPLE计算方法,通过对所设计的调节蝶阀产品模型在不同阀芯开度、不同流速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阀门流量系数(K_(vs))与阀门相对开度(θ)间的数学关系,即阀门的流量调节特性关系。 论文还专门设计制作了配置高精度流量和压差传感器的阀门特性试验装置,对创新设计所得到的调节蝶阀产品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阀门的实验相对流量系数与相对开度间的调节特性测试数据。通过将符合特性要求的蝶阀实验模型和多孔配流板实验模型进行模型扩展设计,利用阀门的几何相似准则,论文研究开发出了多种口径规格的线性特性调节蝶阀,并进行了工程化的初步设计计算。 论文还首次采用了模型设计、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各个过程交替进行的产品研究开发新流程,并对线性调节蝶阀研究成果进行了创新性的应用研究。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的对比结果表明,三维CFD技术进行阀门产品的研究开发是可行的、有效的,并与实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 论文创新研究开发的调节蝶阀具有十分理想的线性流量特性,可以应用到流体流动与控制工程中。
【图文】:

示意图,实验台,示意图


1实验台示意图

蝶阀,模型,数值计算,配流


我们只阐述3个模型的结构设计与建模过程。图3.2.1模型一无孔配流板蝶阀图3.2.2模型一计算蝶阀模型模型一的设计结构和几何建模如图3.2.1所示,,通过在普通蝶阀的蝶板上加上两块对称的U形配流板,配流板上不设置配流孔。蝶阀的通径我们选择了DN80口径为基准。在这个模型的设计开发中,我们主要依靠对阀门的通流面积的经验公式计算,及我们以前在阀门设计中所积累下的经验计算得出。夸3.2.2模型一的数值计算现对图3.2.1所示的产品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数值计算的基本计算模型如图3.2.2所示,配流板上没用设置配流孔。将上述模型结构进行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的第一步就是对计算区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荫荣;;蝶阀特性计算及其软件[J];汽轮机技术;1986年01期

2 李振东,肖武;大口径蝶阀零件的刚度对性能的影响[J];阀门;1994年02期

3 王永强;蝶阀密封副的改制[J];阀门;1998年01期

4 周卫杰;一起重锤蝶阀操作机构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J];电力安全技术;2004年01期

5 朱建英,孙占山;三杆式金属密闭蝶阀的设计和计算[J];流体机械;1986年11期

6 陈愚;循环水泵蝶阀事故及处理措施[J];电力建设;1994年11期

7 朱丹书,韩瑜;蝶阀动态分析程序开发[J];上海汽轮机;1994年03期

8 ;D71_sH-25(Q、C)金属密封蝶阀[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5年05期

9 钟苏;大型水轮机蝶阀的刚强度研究[J];大电机技术;2000年05期

10 刘明伟;谭立新;邓继源;方中旺;;基于软硬密封蝶阀密封的通用化结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祖菊;何敏丽;王宝霞;袁艳;葛先平;;蝶阀的运输包装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罗洪;;高水头蝶阀与球阀的实用评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季祝华;;高温高耐腐蚀蝶阀设计[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克敏;郭侯斌;;电动调节蝶阀在冷冻水压差旁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5 ;沈阳市异型蝶阀厂[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6 苏静文;;蝶阀及金属结构改造施工中的缺陷分析与处理[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力发电技术 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云龙;;谈谈水电站的黑启动方案[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赵海山;;对玻璃熔窑助燃空气供风换向系统的探讨[A];全国第五届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永军;;40000m~3/h大型空分设备配套大口径切换蝶阀的研制[A];2006年大型空分设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华金;;大型变压吸附制富氧装置的现状及应用[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晓峰;蝶阀成沪东船阀公司主打产品[N];中国船舶报;2005年

2 特约记者 姬振芬;船用蝶阀生产步步高[N];中国船舶报;2003年

3 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专家组;连杆蝶阀知识讲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4 记者 周升友;通达公司蝶阀销量大幅攀升[N];中国船舶报;2005年

5 刘玉梅;国内最大口径全铸型蝶阀研制成功[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6 李三思;国内最大全铸型蝶阀将用于世博会[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苗永森 韩国发;北京蝶阀厂依靠科技进步产品走出国门[N];科技日报;2000年

8 程梁;国内最大口径全铸型蝶阀在郑研制成功[N];河南日报;2008年

9 记者 严风华;沪东阀门新型蝶阀销售额首超常规产品[N];中国船舶报;2006年

10 邱军;中方阀业打造蝶阀民族品牌[N];中国水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满林;泵供水系统水锤防护及节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成彪;蝶阀的优化设计和流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吴泽豪;蝶阀系统温度场及其结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余良;柴油机相继增压蝶阀气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罗驰;蝶阀变径与相似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章威军;线性特性调节蝶阀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夏宏杰;船用多液动蝶阀启闭控制液压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祝红林;基于模糊理论的核级蝶阀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吴健;三偏心蝶阀的结构分析与动力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9 岳高东;DN500气动快切碟阀完全国产化设计研究与活塞有限元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冯淑萍;榆中钢厂供水泵站水锤防护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8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48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