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智能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5:07
【摘要】:随着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领域逐步推广,对电液伺服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是影响电液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系统具有非线性不确定特性,本文将智能控制应用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利用PLC作为下位机实现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现场控制,采用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智能控制和系统的监控。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根据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原理和性能要求,提出了上下位机的控制方法,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现场控制,使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对系统进行监控,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 (2)利用传统的PID控制原理,模糊控制原理和免疫反馈原理设计了一种模糊免疫自适应PID控制器,通过连续论域上的模糊推理实现PID的比例系数的模糊免疫调节、积分和微分系数的模糊调节: (3)结合非线性P型控制器、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和PI控制的优点,设计出一种复合控制器,在不同的误差范围内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以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通过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的全局调节以及与非线性P型控制器或PI控制器的并联来避免控制器切换扰动; (4)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扩展模块实现现场控制,并对PLC的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实现了系统的初始化,系统状态采集,,和上位机的通信处理等功能; (5)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VC6.0为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编程,用模块 化的方法设计了上位机的监控软件,实现了串口通信模块,信号发生器,实时 数据显示和存储以及数据分析等功能,并调用智能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分析; (6)采用COM组件的方式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器,由于COM组件的语言 无关性和对客户透明等特性,在调用智能控制器时只需关心其接口,使得监控 软件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关键词:电液伺服系统P功COM组件模糊控制复合控制
【图文】:

上位机监控,主界面,软件,函数


图62上位机监控软件主界面口通信模块来说,计算机都有一个或多个串行端口,它们依次为COMI,COM是外部设备与PC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通道。用VC++开发串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是利用WindowsAPI通信函数;二是利用函数直接对串口进行操作;三是使用MicrosoftVisualC十+的通~);四是通过编写通信类实现对串口的操作。本软件通过串口的灵活配置和使用。串行口在win32中作为文件来处理,利用读写串口,既可以同步执行,也可以重叠(异步)执行,同步步方式则灵活得多,一旦读写不成功,就将读写挂起,函数直接GetLastError函数得知函数未成功的原因。选用异步执行方函数打开串口,通过Getco~stateo函数获得当前的DcB结CB结构中的参数,调用SetCO~state()函数用修改过的DCBCB最经改参是据速率、的以

串口,对话框,线程,视图


胡-邢价iteBuffersize;j‘在对串口进行操作时,要先进行串口初始化设置,其设置对话框如图6.3所示。设置好后启动串口监视线程实现串口的监视。图6.3串口设置对话框在视图中通过响应串口线程发送的消息实现串口信息的处理,首先判断数据的合法性,如果数据合法,再继续接受,否则不予接受,等接受到结束字符时,再对数据进行处理变换,从而得到下位机发送过来的位置值,以及压力,流量和温度值,其部分源代码如下所示:s招ticint刀只g‘m少才r尺无DataCQ材夕+二(char)ch‘Switch(ch){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H13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瑞平;涂海燕;;上下位机控制的液压动力滑台实验系统[J];液压与气动;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瑞平;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柴华伟;某集束防空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的鲁棒控制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洪军;工程机器人试验台的自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建军;某火箭炮发射装置平台自动调平系统设计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伟;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D];西南林学院;2009年

4 孙光中;液压缸试验台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宋君君;迭代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及其在电液伺服系统上的应用[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6 么艳香;致密成型中液压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7 王锐锋;机翼模拟梁液压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及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曹伟;100t液压动力平板车悬挂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64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64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