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再制造信息管理多色集合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5:00
【摘要】: 再制造生产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制造过程,再制造产品零件和再制造工艺过程都有着不同于传统制造的特点,因此再制造信息化平台研究与开发更为重要和迫切。本论文课题将就其中的零件信息建模方法以及再制造工艺决策中工艺方案的获取算法方面进行研究,建立汽车发动机零件再制造信息模型,实现其再制造工艺方案获取过程的仿真。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发动机零件的再制造信息模型 再制造信息化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零件再制造信息模型。本文分析了汽车零件再制造信息的特点后,采取特征建模的方法建立信息模型,全面描述了零件再制造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色集合理论,采用统一的形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使得信息的表达、存储及运算都达到统一,能直接用于零件再制造的其他系统。 (2)零件再制造加工工艺方案的获取 再制造工程的加工对象为使用过的废旧零件。传统的加工工艺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零件的冉制造。论文分析了发动机零部件不同失效形式后,采用多色集合理论,建立系统模型,进行方案决策,很好的满足了零件再制造的需求。 论文最后总结了“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方案获取“的原形系统的软件开发思路。并运用实例,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演示。
【图文】:

再制造


后的几年内,山于对外贸易的需求,该理论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了。1.3.2.3存在问题图1.3为再制造设计所面向的再制造全过程,,其中每一阶段的再制造设计均有具体技术作为支撑。从图中可知,再制造加工阶段的设计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关系到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虽然国内研究已经意识到再制造工艺技术设计的重要性,也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9]。但就具体的生产,此类的研究为一片空白。在产品再制造信息模型建立的时候,存在的最大问题主要为:(1)建立统一的零件再制造的信息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H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劏;;以内燃机为典范,推进再制造新兴战略产业[J];现代零部件;2011年08期

2 黄勇;;发动机再制造及其在军队推广应用探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孔晓丽;杨益民;;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现状及发展[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年07期

4 杰里·莱瑟林;王新;;BIM的历史[J];建筑创作;2011年06期

5 陈宝庆;张国胜;张金兴;邢全青;冯莉萍;吴鸿雁;;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初探[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年07期

6 曾文瑜;;基于CPD系统的研发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6期

7 ;BIM专栏[J];建筑创作;2011年06期

8 ;BIM专栏[J];建筑创作;2011年08期

9 周贤彪;陈能诵;;徐滨士院士谈中国特色再制造[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年06期

10 熊燕舞;陈楠枰;;向业主交付响当当的“数字化桥梁”——记2011 Bentley桥梁大师用户大会[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滨士;;发展再制造工程,实现节能减排[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章崇任;;对改造性修理的新认识[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3 徐滨士;马世宁;刘世参;张伟;;21世纪的再制造工程[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康嘉杰;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基于电学方法的再制造零部件缺陷检测与寿命预测应用基础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杨东晓;高明君;于永利;;用于维修性设计的虚拟现实系统信息建模研究[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小翔;王云峰;;流程型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建模方法及框架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滨士;;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及其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徐滨士;;绿色再制造工程的进展与发展趋势[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9 郝建军;马跃进;李会平;;表面工程与再制造工程的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元良;周友龙;胡久富;陈辉;;汽车结构及零件的失效与再制造工程[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成都市汽车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文硕;再制造,就是再创造[N];国家电网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崔玉平 通讯员 许一 张纾;“装甲兵”打开装备再制造财富大门[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崔煜晨;大众开发再制造发动机[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公欣;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容 产业目录“呼之欲出”[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5 吴学安;再制造:似夕阳,是朝阳[N];中国审计报;2011年

6 梁冬;再制造产业发展四大瓶颈待破[N];国际商报;2011年

7 记者 秦菲菲;政策扶持加码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N];上海证券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叶涛;发展循环经济 再制造呼唤成熟产业环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单保江;再制造拓展产业发展新天地[N];经济日报;2011年

10 徐滨士;再制造工程内涵进一步拓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桂春;再制造产品差异性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鹿红娟;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回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凯;再制造产品生产与销售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范文姬;不确定环境下的再制造物流系统库存控制与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丁雪峰;考虑异质需求的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刘雪梅;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张显程;面向再制造的等离子喷涂层结构完整性及寿命预测基础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郭军华;不确定需求和WTP差异环境下的再制造系统运作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伍星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物流网络的优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石常亮;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瑜;再制造信息管理多色集合建模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刘艺;发动机连杆剩余疲劳寿命预测及再制造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诗巍;再制造坯料清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宁艳凤;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刘勇;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张潞潞;面向客户定制需求的再制造物料优化配置方法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周虹;基于外包的废旧产品再制造运作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马瑞玲;船舶柴油机再制造回收系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彭银雪;再制造产品的保证策略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袁珊珊;面向再制造产品的拆卸与修复设计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7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67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