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提高耐蚀超高强度钢断裂韧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2:42
【摘要】: 本文以耐蚀超高强度钢SY钢为研究对象,对该钢的断裂韧性和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SY合金钢进行了再结晶行为研究,得出了实验钢的最佳再结晶温度,为该钢在锻造过程当中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塑韧性提供依据。 2.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探讨了提高断裂韧性的措施,得出了热处理制度与工艺力学性能变化之间的规律。 3.根据显微分析,研究了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和规律,可以指导调整热处理工艺,提高钢的断裂韧性。 研究结果表明: 1.SY钢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完成温度为900℃左右,动态再结晶时晶粒度等级达到YB12级,静态再结晶完成温度在700℃左右,晶粒尺寸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迅速长大; 2.淬火时油冷可以使断裂韧性由空冷处理的121MPa m~(1/2)提高到132MPa m~(1/2),对其它性能指标不产生明显影响; 3.深冷处理使钢的断裂韧性大幅度提高,由未深冷的95 MPa m~(1/2)提高到深冷后的127 MPa m~(1/2);分级预时效可略微提高实验钢的断裂韧性,强度下降,因此对钢的性能不能起到改善作用; 4.短时间预时效对提高强度塑性有利,韧性变化不大,其影响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预时效时间长短对于提高SY钢韧性的影响不明显。
【图文】:

板条马氏体,位错,高密度,试样


体共格的MZc(M=MO和Cr)碳化物。sy合金钢的标准状态组织I0]是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淬火态试样组织主要为高密度位错的板条马氏体(图1.2),相邻板条取向差较小,小于200的板条宽度在200一40Onm之间,此外还有少量孪晶马氏体,其体积分数不超过10%。马氏体板条间有少量残余奥氏体,沿界面非连续分布,与马氏体基体(a)的取向满足K一S关系,即{012}。//{111}A(111)。 //(101)*。低温回火时,由于回火温度较低,,板条马氏体中的位错密度很高,与淬火态的相比,位错等亚结构没有发生变化。200℃回火后,在马氏体图1.2淬火态试样中的高密度位错板条马氏体750x Figure1.2HighdensitylathmartensiteinquenehedsamPle750x板条中析出大量的波纹状£一碳化物

回火组织,板条,共格,位错


图1.4430℃回火组织中渗碳体沿板条界析出Figure1.4CementiteintemPerdsamPleat430oCPreeiPitatesalongboundariesoflathmarrensite化不大,位错上有细小颗粒析出,并且这些颗粒与基体共格,二者存l5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G14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蓉;林高用;伍利群;;双级均匀化对7055铝合金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雨潇;李树索;宫声凯;马岳;;Ni_3Al-Mo基单晶合金的表面再结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林林;温庆红;;高纯铝的再结晶[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友彬;林毅;胡治流;曾建民;;Mn对冷轧Al-Mg-Si-Cu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A];2010(南昌)中西部第三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田耘;李帅华;杨峥;柳光祖;任辉;;氧化物弥散强化MGH956合金板材再结晶典型组织[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罗丰华;高翔;张立;刘世民;徐然;崔建民;;强冷轧变形Cu-Al_2O_3合金的再结晶与性能[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沿东;贺彤;蒋奇武;王刚;左良;;冷轧和再结晶初期深冲IF钢板宏微观织构形成机理的研究(邀请报告)[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丁汉林;刘六法;曹磊;丁文江;;AZ91镁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拟[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贾淑果;郑茂盛;周根树;;Cr对Cu-Ag-Cr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9 叶李薇;李慧慧;闫寿科;;无定形基体/iPP纤维复合材料中β相的再结晶行为[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A];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晨;超低碳钢的析出和再结晶行为[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2 缪成亮 尚成嘉 张国栋;高铌管线钢平板和卷板轧制中的再结晶和应变积累行为[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3 贺信莱 王学敏 杨善武 尚成嘉;微量铌在现代超低碳贝氏体钢中的应用(一)[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4 英译;加硼对含钛的IF冷轧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予fE;铝锂合金超塑性板材的制备原理与技术[D];中南大学;2006年

2 赵阳;定向凝固钴基高温合金DZ40M的再结晶行为[D];东北大学;2008年

3 段园培;TB8合金热变形组织介观尺度研究与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楚明;高纯铝箔形变和再结晶行为及织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马博;低合金钢板带热轧过程微宏观多参数耦合建模[D];燕山大学;2011年

6 罗兵辉;三种铝合金组织及阻尼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王岩;δ相对GH4169合金高温变形及再结晶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郭强;镁合金高温单向压缩及多向变形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杨守杰;新型高强铝合金的强韧化研究[D];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2年

10 魏承炀;再结晶织构的相场模拟与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淑玉;提高耐蚀超高强度钢断裂韧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红霞;Al_2O_3弥散强化铜内氧化动力学及其再结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5年

3 金榕;冷轧双相钢工艺参数及组织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周年润;铝合金中Al-Zr-Cr-La多元弥散相的形成及其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李飞庆;双级均匀化对3104铝合金组织和再结晶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静;轧制及退火工艺对4343/3003/7072钎焊箔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聪;碳锰钢再结晶行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8 傅小俊;La-Mo合金板轧制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杨希;稀土重轨钢热轧过程中再结晶行为及组织转变规律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荣平;退火和轧制变形对3003阴极电子铝箔显微组织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6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76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