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织构化表面的润滑计算模型及减摩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7:28
【摘要】: 表面织构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技术在材料表面上加工出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排列的图案。为了系统全面地研究表面织构的减摩规律,寻求具体工况和润滑条件下的最优织构参数,论文分别对流体润滑状态和考虑粗糙度影响时的混合润滑状态下不同形状、尺寸和面积比织构表面的润滑减摩性能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并对较复杂织构表面(包括变面积比织构表面和双织构表面)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研究,得到了对摩擦副表面织构的减摩设计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结果。 首先,通过应用Fluent软件对Navier-Stokes(N-S)方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研究了织构表面在流体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惯性项作用对表面织构区域流动的求解具有重大的影响;流体域中压力变化曲线的幅值与织构的动压性能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幅值越大,其动压性能越好;流体域中涡流的出现不利于动压性能的提高,其中,涡流开始出现时的织构深度与最优织构深度相对应;当流体域典型长度尺寸与摩擦副间隙尺寸比值L/h0≥46时,可以采用Reynolds方程代替N-S方程进行表面织构问题的理论求解,但此时必须考虑空化现象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其次,采用Visual Fortran语言编程对Reynolds方程数值求解的方法,研究了当L/h0≥46时织构表面在流体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最优织构直径和最优织构深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最优织构直径越大,其对应的最优织构深度也越大;深径比参数不能作为织构尺寸参数对摩擦系数影响的唯一表征,但不论织构深度和直径如何,当织构深径比在0.005-0.01之间时,其对应的摩擦系数均较小。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椭圆形截面织构的最优参数设计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机理分析。 通过引入Patir和Cheng的平均流量模型,考察了当考虑粗糙度影响时的混合润滑状态下织构表面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织构最优参数不随方向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最优织构直径随综合粗糙度σ的增大而增大;当σ≥0.5μm时,最优织构深度随综合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织构面积比与综合粗糙度之间不相关。基于理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考虑粗糙度影响时的最优织构参数设计模型,并通过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和机理分析。 论文最后还对较复杂的变面积比织构表面以及双织构表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变面积比织构表面在重载高速的场合能够有效提高往复运动摩擦副的减摩性能;同时,其设计应遵循从中间到两端面积比逐渐增大的原则,而且面积比的大小与数量都应该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在富油、乏油和不同试验载荷条件下,双织构表面与无织构表面下的摩擦系数相比差别不大,其并不能有效提高摩擦副的减摩性能。
【图文】:

示意图,织构,表面,过程


国内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张云电等[13]提出用超声加工方法在钢质薄壁缸套内孔形成窝状微坑,其属于接触式的机械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的特点。喷丸处理是由气体携带磨料微粒形成高速气流冲击工件表面而去除材料的精密加方法。当磨料冲击加工表面时,磨粒会击碎工件表面并产生小的碎屑,每一个冲击颗只能去除很少的材料,气流将磨料微粒和破碎的材料颗粒一起带走[23]。该技术为不规微细形貌的加工方法,对微细形貌的尺寸参数不可控。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后在焦点上能够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光热效应来加工各种材料,在表面织构加工中使用最为广泛。激光加工表面织构的示图如图 1-2 所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技术已用在磁存储器 (如硬盘等)[25]用以止在启动阶段的粘附效应。Etsion 等将激光表面织构加工技术应用于缸套-活塞环12,27]、轴承[26]和机械密封[28,29]等摩擦副,也取得了较好的摩擦学效果。江苏大学符永等[35]提出了激光珩磨技术,即利用具有一定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在发动机气缸内孔表,加工出与气缸润滑减摩性能要求优化匹配、连续均匀的,并且有一定密度(间距)、度、深度、角度和形状的网纹状沟槽。

示意图,织构,示意图


国内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张云电等[13]提出用超声加工方法在钢质薄壁缸套内孔形成窝状微坑,其属于接触式的机械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的特点。喷丸处理是由气体携带磨料微粒形成高速气流冲击工件表面而去除材料的精密加方法。当磨料冲击加工表面时,磨粒会击碎工件表面并产生小的碎屑,每一个冲击颗只能去除很少的材料,气流将磨料微粒和破碎的材料颗粒一起带走[23]。该技术为不规微细形貌的加工方法,对微细形貌的尺寸参数不可控。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后在焦点上能够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光热效应来加工各种材料,在表面织构加工中使用最为广泛。激光加工表面织构的示图如图 1-2 所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技术已用在磁存储器 (如硬盘等)[25]用以止在启动阶段的粘附效应。Etsion 等将激光表面织构加工技术应用于缸套-活塞环12,27]、轴承[26]和机械密封[28,29]等摩擦副,也取得了较好的摩擦学效果。江苏大学符永等[35]提出了激光珩磨技术,即利用具有一定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在发动机气缸内孔表,加工出与气缸润滑减摩性能要求优化匹配、连续均匀的,并且有一定密度(间距)、度、深度、角度和形状的网纹状沟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H1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晨波;朱华;孙见君;;基于CFD分析的表面织构润滑计算适用方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5期

2 马晨波;朱华;孙见君;;考虑粗糙度影响的表面织构最优参数设计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3 高佑君;朱满康;侯育冬;严辉;;轴向压力对Na_(0.5)Bi_(4.5)Ti_4O_(15)铋层结构铁电陶瓷取向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4 戚宝运;李亮;何宁;赵威;王震;;微织构刀具正交切削Ti6Al4V的试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李润润;李月明;沈宗洋;刘志;刘虎;;拓扑微晶转换法合成片状KNbO_3粉体[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奇;王立平;胡丽天;张广安;薛群基;;织构化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水润滑行为研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庞重军;巩育军;莫宇飞;严洁;白明武;;真空条件下急冻硬盘盘片上纳米冰晶的AFM表征[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席珍强;陈君;李先杭;王龙成;余学功;杨德仁;蒋敏;应啸;;单晶硅表面织构化的正交优化研究[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孟凡英;赵百川;崔容强;;化学方法织构化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的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唐霁楠;万剑;林保平;孙岳明;;n型(111)单晶硅基片织构化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孙平;孙彤;;铁电陶瓷晶粒织构化技术[A];华东三省一市第三届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君;席珍强;杨德仁;李先杭;;铸造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的研究[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朱衍勇;廖乾初;;用SEM的SACP技术分析合金材料的表面织构[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4年

9 卢建树;邹金桥;陈先学;;电沉积法制备织构化镍基材的研究进展[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博;王晓雷;马国亮;姜亮;;利用表面织构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性能的研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宋常青;超疏水性仿生研究获新进展[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铜—石墨复合材料润滑机理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晨波;织构化表面的润滑计算模型及减摩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纪敬虎;摩擦副表面微凹槽织构相关摩擦学理论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3 于海武;基于流体动压润滑效应的表面织构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李亚利;织构化铌酸盐系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秦襄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UHMWPE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6 王海燕;硅基太阳能电池陷光材料及陷光结构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黎慧;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织构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万轶;表面织构与合金化改善密封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非;3Y-TZP/Al_2O_3纳米复相陶瓷的成形性能与微观组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郝华;铋层状SrBi_4Ti_4O_(15)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思捷;不锈钢表面磁性织构润滑特性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兰玉龙;流体微循环表面织构特性仿真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袁思欢;沟槽型表面织构的摩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张博;具有表面织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摩擦学性能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刘志勇;钛合金表面织构的光纤激光加工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郑显良;表面织构化活塞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沙东;Ti6Al4V表面激光织构化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郭长春;多晶硅酸刻蚀表面织构化的工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永伟;强磁场诱导陶瓷织构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金国玺;钛酸铋钙陶瓷的织构化与其稀土掺杂改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0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10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