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对中碳非调质钢组织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G142.13
【图文】:
采集观察硫化物分布图片,观察面积 0.8mm2,典计硫化物数量、长度、宽度、长宽比数据,使用,硫化物数量、长度、宽度、长宽比分布见图 2.到硫化物 880 颗,平均面积 44.7212μm2,平均宽m,平均长宽比 3.0298。图像分辨率:1.69 微米能够采集。
表 5试验钢不同加热温度空冷或水淬的晶粒度 Grain size grade number of the experimental steel after h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then air cooled or water quenched牌号 温度℃ 900 950 1000 1050 1100 1150 1200 钢空冷 10.5 10 9.5 9 9~8 9~7.5 8~6.5 水淬 晶粒度(级) 11 11 11~10 10 10~7 10~7 温时间均为 30 分钟。硫化物细化晶粒的机理探讨图 4:试验钢的组织晶粒a:1050℃保温 30 分钟水淬; b:1100℃保温 30 分钟水淬;c:1200℃保温 30 分钟水淬;d:1250℃保温 30 分钟水淬;Fig. 4 Microstructure of the experimental steel after held for 30min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nd then water quenched, (a) 1050℃, (b) 1100℃, (c) 1200℃ and (d) 125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晓剑;非调质钢在石油钻采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石油机械;1985年04期
2 ;非调质钢的应用应引起重视[J];锻压技术;1988年02期
3 吕英怀;徐长萱;仵凤清;王天平;董荫亮;;非调质钢的应用及展望[J];黑龙江冶金;1994年04期
4 解挺,陈忠;锻后正火处理对非调质钢35MnVN强韧性影响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6年01期
5 黄进峰,方鸿生,余贵春,张弛,郑燕康;新型低碳贝氏体非调质钢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1999年01期
6 方渝,司鹏程;非调质钢的合金设计与热加工工艺及性能[J];上海金属;1996年02期
7 唐新民;非调质钢用于柴油机连杆的试验研究[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7年S1期
8 刘麒麟,顾文兵,刘俊江,唐豪清;电炉冶炼非调质钢38Mn6V工艺探讨[J];宝钢技术;2004年S1期
9 朱自成;锻造用非调质钢的探讨[J];机械工程材料;1988年01期
10 ;非调质钢学术会[J];钢铁;199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丛英;王井伟;范文斌;;承钢非调质钢的研制与开发[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志林;刘伟东;;非调质钢强度的理论计算[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旭平;;非调质钢F35MnVN的试验与应用[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慧静;王连伟;王福明;李长荣;徐国庆;;加热工艺对Nb-V复合非调质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5 徐效谦;;高强度螺栓用非热处理和非调质钢[A];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智;张晓峰;王国栋;刘相华;滕力宏;乔兵;;Mn-B系低碳贝氏体型SBL非调质钢控轧控冷工艺的研究[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7 丁洁;;汽车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智;王国栋;刘相华;乔兵;;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控轧控冷[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顾教有;王本满;;影响48MnV非调质钢塑性因素的探讨[A];湖北省第十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乔兵;赵爱军;王辉;康戈;李强;;控轧控冷工艺对贝氏体型非调质钢SBL组织性能的影响[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韦敏 翟万里;淮钢首次成功开发700MPa级非调质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2 高宏适;节能型特殊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3 徐效谦;高强度螺栓用非调质钢加工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4 刘振海;石钢SG45非调质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5 曹正;国产汽车用结构钢尚须努力[N];中国冶金报;2005年
6 ;微合金非调质钢新技术与方向[N];中国冶金报;2002年
7 孟繁茂 付俊岩;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现代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8 ;铌在工程用微合金化钢——线棒材和表层渗碳产品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9 ;建筑工程用热轧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10 刘春明;铌在钢铸件与锻件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建;Mg-Al系合金晶粒细化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明;Mg-Gd-Y镁合金Zr晶粒细化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马润香;电解低钛铝合金在变形6063合金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李振华;等径弯角挤压法制备的钛镍基合金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高雷雷;等通道转角挤压处理铝青铜合金增强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宋辉;脉冲电流处理对钛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毕见强;2A12铝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制备、模拟及细化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明;脉冲电流处理铁基合金的凝固组织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9 潘义川;镁合金中α-Mg、Mg_2Si相的异质形核机制与相关中间合金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廖希亮;脉冲电流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明;等通道转角挤压ZK40镁合金的超塑性[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2 刘洪汇;Zr对Mg-2.8Nd-0.35Zn合金高温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3 陈君平;机械活化—放电等离子原位合成Fe_xAl_y/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D];武汉大学;2005年
4 惠静;高压电脉冲放电加热对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李媛媛;细晶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行为[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6 尹奎波;Al-Mg合金的晶粒细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龚丽勤;Al3Ti3B中间合金对Mg-Al系合金的晶粒细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张志远;AZ91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及其力学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春雷;电解低钛铝的温度特性及TiB_2粒子沉淀与形核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高耸;高能超声对Al-Ti-B中间合金的影响规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0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2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