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轴承力学特性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H133.3
【图文】:
由第二章对永磁轴承基本结构的介绍可知,轴向磁化和径向磁化永磁轴承具有相同的承载力和刚度。由于轴向磁化比径向磁化在制作上更加容易实现,因此,本次试验选用如图4一1结构的轴向磁化径向永磁轴承。永磁轴承共有A和B两个磁环。其中,A是外磁环,B是内磁环。必必’’互叫叫}}}I刊,,}}}}}\\\\\\\!!!.....‘」」必必必必42222222布布、、宁宁宁宁宁宁宁宁宁宁宁专444。。。。{{{}6666666lllllllll!!!图4一1轴向磁化的斥力型径向永磁轴承A一外磁环,B一内磁环Figure4一1Radialmagnetiebearingusingringmagnetsaxiallymagnetized儿Ext呱almagnetring,B一Intemalmagnetring4.1.2磁环材料本次试验所用的磁环材料是烧结钦铁硼合金N35,由杭州某公司生产。试件的磁环材料的性能和退磁曲线见下表4一1和图4一2。
第四章永磁轴承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图4一4是测试轴向力凡的试验装置照片。利用普通机床准确可靠的进给机构,可使大拖板产生准确的位移。移动大拖板时,力传感器推动磁环外套使内外磁环产生轴向位移。图4一4测试轴向力凡试验装置照片Figure4一4AphotographshowingthetestofaxialforeeFz4.3.2永磁轴承径向力Fr试验装置图4一5是测试径向力Fr的试验装置图。夹紧和定位内外磁环的夹具大部分与测试轴向力时所使用的试验装置相同。为保证外磁环7可沿径向进行移动,卸除用于轴向力试验的中心轴垫圈。尾座顶尖9支承中心轴右端面,以提高中心轴1的径向刚度,避免中心轴在试验过程中发生弯曲。永磁轴承径向力随内外磁环径向间隙的变化而改变。在试验过程中,小拖板拖动外磁环可产生精确的径向位移,力传感器根据磁环间径向位移的变化测试出永磁轴承的径向力的变化。为保证内外磁环轴心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古;;浅谈碎、砾石路面的力学特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2 魏厚振;颜荣涛;陈盼;田慧会;吴二林;韦昌富;;不同水合物含量含二氧化碳水合物砂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3 叶松;冯新军;郝培文;;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和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2011年06期
4 张金涛;耿德旭;刘晓敏;张贵兰;张玉峰;;双向主动弯曲气动柔性关节力学特性分析[J];液压与气动;2011年06期
5 高贵全;代启亮;邱苑梅;;湖相沉积型扰动膨胀土的力学特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0期
6 黎述亮;;独塔斜拉桁架桥的结构特性研究[J];公路工程;2011年04期
7 彭溢;吴超;李世铭;杨文山;;舰用复合材料夹层板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7期
8 管桂平;;高填方路基填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6期
9 邱玉江;;双定子直线电机驱动的空气压缩机的力学特性分析[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1年04期
10 王平;;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卫东;刘海燕;宁建国;;钨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刘庆庭;区颖刚;卿上乐;王万章;;甘蔗茎秆切割机理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3 康立军;朱德仁;林崇德;蔡嘉芳;;综放开采控顶区顶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A];21世纪高效集约化矿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于飞;;徐村水电站溢洪道边坡3~#松散堆积体与基岩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研究[A];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周围;童晓文;丁祖泉;;比较聚丙烯网片和雌性猪尿道壁力学特性:尿道下吊带术治疗SUI的力学机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祖奎;赵金海;;深层岩石声学与力学特性测试与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严拥庆;蔡中;钱玉芬;;L型曲的变化对多曲方丝弓(MEAW)力学特性的影响[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杨小林;王树仁;王梦恕;;爆破对围岩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许蔚;姚学锋;张以河;;SiO_2/Epoxy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微纳观结构特征与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0 刘明霞;徐可为;;纳米多层膜塑性变形及其Hall-Petch表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糟永强 赵立疆;浅谈公路边坡稳定与防护问题[N];伊犁日报(汉);2006年
2 记者 李学华;针头大小的样本就能诊断骨骼疾病[N];科技日报;2007年
3 肖英龙;汽车用高强度钢板制造技术展望[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李宏乾;立足高远发展“拉胀”[N];中国化工报;2002年
5 王永强;李宁:用国际化保鲜80后[N];中国经营报;2006年
6 常江;专家考虑将废盐矿井改成地下储油库[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马哲 赵彦琰;红山公司研制出国内最大的智能型三轴试验机[N];天水日报;2007年
8 海港;美TST公司钛制用品倍受青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9 付毅飞;“稀土大国”要成而不居[N];中国矿业报;2005年
10 ;闽浙廊桥:申遗强音中的文化抢救[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又华;细胞力学建模及其力学特性的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杨志轶;飞轮电池储能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3 宋关斌;肝癌细胞力学特性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袁德奎;半圆型防波堤水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5 金淼;板料成形中拉深筋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00年
6 陈龙;碾压混凝土坝空间渐变力学特性及安全监控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寇尊权;不均匀磁化对永磁推力轴承及其转子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田录林;永磁轴承和导轨磁力解析模型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祝云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及其在隧道单层衬砌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孟海波;秸秆切割破碎与揉切机刀片耐用性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海;永磁轴承力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2 李建清;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3 邵亚雄;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力学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4 计招红;考虑应力路径变化的路基土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龙庭;钻井连续管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孙玉平;钢—混凝土叠合梁加劲梁悬索桥力学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骆行文;循环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程磊;冻结条件下岩石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红波;小麦茎秆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宋艳亮;大扭矩复合齿轮马达瞬态扭矩及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2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2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