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4-RPTR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H112.1
【图文】:
从而掀起了国内外研究并联机器人的热潮[5][6]。.1 国内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国内最早从事并联机器人基础性理论研究的是黄真教授和粱崇高教1991 年,燕山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并联机器人样机如图 1-1 所示,此基础上作了很多理论研究。尤其是螺旋理论在研究机器人方面的应为突出,一个旋量可以表示空间机构的一组对偶矢量,如可以同时表量的方向和其作用线的位置;表示刚体运动学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刚体力学中的力和力偶,这对于研究空间并联机构是很方便的,黄成把螺旋理论应用到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从而解决了并联机构的度计算问题,并运用螺旋理论对并联机构的合理性进行判别,还成功究了 3-RPS 并联机构的动平台的瞬时运动。1997 年,清华大学和天
从而掀起了国内外研究并联机器人的热潮[5][6]。.1 国内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国内最早从事并联机器人基础性理论研究的是黄真教授和粱崇高教1991 年,燕山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并联机器人样机如图 1-1 所示,此基础上作了很多理论研究。尤其是螺旋理论在研究机器人方面的应为突出,一个旋量可以表示空间机构的一组对偶矢量,如可以同时表量的方向和其作用线的位置;表示刚体运动学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刚体力学中的力和力偶,这对于研究空间并联机构是很方便的,黄成把螺旋理论应用到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从而解决了并联机构的度计算问题,并运用螺旋理论对并联机构的合理性进行判别,还成功究了 3-RPS 并联机构的动平台的瞬时运动。1997 年,清华大学和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锦煜;马雪梅;陈安军;;3-PPRR并联分拣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炳恒;王海东;韩玉;杨超;;二平移并联机构位置分析及运动学仿真[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5期
3 李伯奎;郑绍元;王玲;支前锋;刘远伟;;基于并联机构的车载式地震模拟器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1年12期
4 张艳华;杜秀菊;吴立勋;;新型4-DOF并联机器人位置和工作空间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5期
5 季晔;刘宏昭;原大宁;范彩霞;强力;;一种新型2T2R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6 张蕴芝;薛强;;一种三坐标并联动力头——Sprint Z3的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1年15期
7 叶勇;;一种2SPS+UPR并联机构的位置与工作空间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3期
8 陈风明;朱和军;;两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构的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1年06期
9 张耀军;张玉茹;李浩;;平面柔索驱动并联机构的灵活工作空间及构型优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4期
10 杨启志;朱小兵;陈龙;黄国全;;基于并联机构的车辆多维减振座椅的设计[J];机械设计;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于晖;朱煜;尹文生;张鸣;;一种3-2-1正交布置的6自由度并联微动机器人运动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薛明;颜永年;张人佶;李卫;;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在熔融挤压成形工艺中的应用[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马履中;尹小琴;杨启志;吴伟光;沈惠平;;混合型三维减振平台主体机构的运动及动力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宇列;吴学忠;李圣怡;;并联机构位形空间的拓扑结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曹毅;周辉;;一类Stewart机构运动学正解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辉;曹毅;;一类并联柔索牵引机构位置正解的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六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范守文;徐礼钜;;1PP+4TPS型空间并联机构位置正解[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东光;吴盛林;袁立鹏;;一种增大6-UP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有效方法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0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由庆祝;国内首台新型并联机床在哈量下线[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清华大学齐二机床联合研制成功国内首台重型混联机床[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由庆祝;哈量研制出国际顶级LINKS-EXE700并联机床[N];中国工业报;2007年
4 柯葆;国内首台重型混联机床问世[N];中国船舶报;2008年
5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勤之;制造业:生产物质财富的产业[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兰海侠;五强联手 新一代并联机床试水中国市场[N];机电商报;2007年
7 陈循介;美国机床技术为何在世界领先[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8 记者 张亚德 姚琳;市领导走访慰问知名专家学者[N];保定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严曼青;并联机床:实质运作 多家竞争[N];机电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坚;基于生物智能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 姚蕊;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力特性及尺度综合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张克涛;变胞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昔光;机构运动学若干问题及其代数法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丁玲;并联机构拓扑数组综合理论与计算机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程世利;并联机构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陈华;Stewart平台位置正解构型分岔及尺度综合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张彦斌;少自由度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型综合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波;基于约束力/矩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和串并联机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孙涛;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航;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正解及试验平台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永泉;一种新型4-RPTR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3 赵进科;正交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许怀友;少自由度并联示教机器人的结构学与运动学设计[D];重庆大学;2004年
5 刘兆广;6轴切削机器人运动与静态受力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6 张军;一种三转一移4-RPTR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D];燕山大学;2007年
7 岳扩明;3-RPC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与仿真[D];燕山大学;2010年
8 陈茂圣;基于三并联万向腕关节和二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的误差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田冠男;一种含非对称主动运动支链的新型并联机构运动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张鑫淼;3SPU-3SPU并联机构的性质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3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2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