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轴承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133.3
【图文】:
(电 磁铁与转子)控制器轴承传感器E1E+++功率放大器图 2.3 轴承控制系统简图Fig.2.3 diagram of bearing control system悬浮轴承研究领域主要以主动的直流控制式磁悬的直流控制式磁悬浮轴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2.5 磁轴承系统结构图Fig.2.5 Block diagram of magnetic bearing system该系统包含可在电磁铁下悬浮的不锈钢轴(转子)、霍尔效应传感器、放大器。转子每一端有二自由度,这两个自由度是垂直于 Z 轴的水平方x1,x2)和垂直方向平移(y1,y2)。如图 2.6 所示。下面将介绍磁轴承的部分结构的模型及参数。当然这些模型是名义上的一些指导,系统辨识是确定系统精确模型的最佳途径,其可推广到对非的描述[19,20]。X1 电磁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振宇,徐龙祥,李迎,丘大谋,虞烈;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及动态特性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7期
2 任天平,白国长;机床磁悬浮主轴PDFSV控制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年03期
3 张钢,张建生,李松生,杨新洲,吴剑锋,汪希平;燃气涡轮发动机磁悬浮轴承试验台的稳定性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3年02期
4 张茂青,钱振雄,王根荣;磁悬浮轴承的结构原理与气隙检测电路的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1994年02期
5 姚河清,孟庆芹,陈亚政;磁悬浮轴承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J];机械;2004年08期
6 郭克希,彭翠芳,张松林;基于VB的离心机磁轴承试验仿真系统开发[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敏政,杨逢瑜,杨瑞,刘峰,杨洪娟;双环无源磁悬浮轴承的径向刚度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8 徐龙祥,朱火晃秋,刘正埙;一种基于DSP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刘淑琴,刘庆亮,陈大融;基于DSP的快速最优PID控制在磁悬浮轴承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年05期
10 张茂青,张柏生,汪萍,曹开俭,马正华,周重益;磁悬浮轴承间隙检测专用传感器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在华;胡海岩;王怀磊;;一个时滞反馈受控机电系统中的暂态混沌[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建闽;欧松;韦岗;;一类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的浮点遗传算法[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3 张奕群;彭侠夫;;小样本辨识中的一种数据连接方法[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慕德俊;戴冠中;;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的迭代算法及并行实现[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孙先仿;范跃祖;宁文如;;系统辨识中输入信号的最优均匀设计[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全亚斌;许晓鸣;张卫东;陈佩;;一种MIMO时滞系统的辨识算法[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向明;李亮;;基于LabVIEW的机电系统辨识[A];2006年湖北省博士论坛——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论文集[C];2006年
8 李亮;;基于LabVIEW的系统辨识[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冯占林;李衍达;;基于IDF的线性控制系统参数辨识算法的实现[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张颖;冯纯伯;;有色噪声下动态系统时变参数的无偏辨识[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袁星;度假时选择持有什么基金?[N];证券时报;2007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刘小龙;李娜:重在提升稳定性[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柳万泉;追求质量的稳定性[N];中国质量报;2006年
4 孟和;要确保农村牧区土地的稳定性[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5 医讯;tiotropium对稳定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益[N];医药经济报;2006年
6 诸海滨;中小板 筹码稳定性好于主板[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通讯员 王瑛慧 邋记者 马跃华;科学家首次制备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银行间市场需准确反映流动性形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吴博闻;铜价上涨的稳定性受到质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杨霞;穗企业期望维护从业人员稳定性[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哲巅;湿空气扩散火焰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付海峰;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建造方法及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贺宁;两类材料分子性质及设计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林淑英;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5 武瑛;新型无接触供电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4年
6 张洪;时延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曾玉红;静止浅水环境中浮力射流稳定性与混合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志飞;基于比较原理的大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曾宪忠;带扩散和交叉扩散的生态数学模型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董晋湘;无磷洗涤剂助剂——层状二硅酸钠的合成与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天旭;磁轴承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重庆大学;2007年
2 瞿海妮;基于神经网络的磁悬浮轴承系统辨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许淑敏;电力负荷模型结构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4 刘云霞;海洋环境下水下潜器运动系统辨识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姚烨彬;车用催化器故障诊断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雷;遗传算法在控制系统闭环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刘伟奇;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艾岭;广义预测控制在电阻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玲玲;基于DCS的模型辨识和系统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10 王宗涛;微生物发酵动力系统的参数辨识与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27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2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