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5:10
【摘要】: 本论文为国家“863”项目“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的一部分,提出一种以压电双晶片振子为驱动源的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以下简称垂直压电给料器)的样机,并且自主加工组装了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制的压电式振动给料器可以稳定、持久的工作。 本论文阐述了垂直压电给料器的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根据固支式压电双晶片振子静态特性理论,把压电双晶片振子简化成力学模型,分析其力学特性,分析了压电双晶片振子所施加的电压与振幅的关系,并对压电双晶片振子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特性实验;设计了垂直压电给料器的结构,自制了试验样机,并对压电式振动给料器的工作机理和物料运动状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利用ANSYS软件对垂直压电给料器进行十阶模态分析,前六阶为刚体位移,在提取的后四阶振动模态中,只有第十阶振动模态符合垂直压电给料器的振动规律和要求;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对其进行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出影响垂直压电给料器性能的主次因素、各因素的优水平和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并对正交试验的最优组合进行单独试验,从试验的一系列曲线可以分析出垂直压电给料器的电源电压、频率与及给料速度之间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37.1
【图文】:

结构图,电磁振动给料器,结构图,料斗


下面以斗式电磁给料器为例讲述一下它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小型斗式电磁给料器结构图如图1-1所示,这是一种典型的单振动料斗的结构形式,料斗1主要用来承载物件,其直径可在较宽的范围(100—500mm)内选取,它的结构形式随着被供送的物件不同而不同,料斗内壁设有螺旋滑道2,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零件高效率的自动排序和自动定向的要求,滑道上往往配备相适应的定向结构或者定向元件;料斗下方图1-1斗式电磁振动给料器结?

振动给料器,压电式,装配线,给料器


料器节省70%的能量[16],图1-2是该公司产品中的两种,图1-2(a)为圆盘螺旋上升压电式振动给料器;图1-2(b)为直线式压电振动给料器。韩国的S.B. Choi*, D.H. Lee在2003年12月发表的压电驱动碗状给料器的模态分析和控制中提出将压电驱动器应用于装配线上,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图1-3中为应用在装配线上的压电给料器,能够把机械零件按照要求的工位输送到指定的装配线上,并且效率高、准确性好[17-18]。并对这种工业装配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可佳;李俊宝;邢建新;尹义龙;;反铁电相变陶瓷低频发射换能器[J];声学学报;2011年05期

2 臧卫国;院小雪;于钱;;QK型石英晶体微量天平频温效应的初步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蜀湘;李龙土;桂治轮;秦平;周铁英;张孝文;;压电双晶片直线微动马达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陈西平;付庄;;压电型惯性冲击式二自由度位移机构[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林煌;袁洪涛;童强;张阳;张跃;;MOCVD制备定向生长ZnO压电薄膜[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4 王东;;中厚钢板用超声波双晶片长探头的研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崔岩;佟建华;董维杰;王立鼎;;基于硅基PZT微力传感器标定系统的初步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6 罗平;张铁民;金鑫;;压电陶瓷参数数据的转换原理及ANSYS分析时其输入方法[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姚军;朱振宇;;压电方程与两种压电传感器模型[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成基;姚骏恩;;一种简单的小尺寸低电压大范围平面扫描的STM扫描器[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9 金江;蒋泉;;双程机电耦合效应对压电层合板固有频率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钱梦

本文编号:2742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42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