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故障机理分析的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12:28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机械设备的复杂化、高效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设备的状态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复杂现代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状态监测就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现代新兴大型设备——往复式活塞隔膜泵为载体,进行了基于故障机理研究的往复式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的振动机理及故障类型,并从磨损故障入手进行其故障机理研究。文中将磨损故障视为运动副之间的间隙,借助于接触-分离二状态建模方法建立了不同连接处产生磨损的动力学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的实际工况,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液体脉动现象,并考虑了不同运动副处磨损的耦合现象。通过数值求解,详细分析了不同故障的动力学响应与隔膜泵工况(转速、负荷、磨损间隙)的关系,为充分认识隔膜泵的故障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结论,在实验室中用模拟替代设备进行实验,对以上各种故障状态采集信号进行分析,验证了理论结论的可行性。 在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磨损故障机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将小波技术、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引入到其运行状态和故障诊断的分析中。 本文利用小波技术所具有的良好时频显微特点和扑捉微弱信号的能力,根据小波函数选择及分解层次确定原则,采用db4小波对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的振动信号进行多分辨分析,选取相对能量和峰值因素作为诊断指标,成功地将小波多分辨分析技术运用于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的状态监测中。 非线性系统的一个标志是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的分形,以关联维数作为主要特性参数。本文分别计算了相同磨损处不同工况,以及相同工况不同磨损处磨损的关联维数。发现相同工况时,不同磨损处磨损故障的关联维数区别明显,因此可以用关联维数作为特征进行故障识别。当磨损发生在同一处时,在吸液口压力或者曲轴转速发生变化时关联维数也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关联维数进行这两种工况的状态监测。但是磨损量大小发生变化时,相同磨损处的关联维数的变化很细微,因此文中采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不同小波包重构信号的关联维数的计算,发现可以进行较为明显的区分。 文中采用庞加莱截面和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法验证了在考虑流体脉动工况下,往复式活塞隔膜泵各种工况下不同磨损处磨损的故障状态均为混沌状态,而在无磨损情况下为准周期态。各种磨损故障状态的庞加莱截面图为成片密集的点集,且结构形式有所变化,说明了隔膜泵的不同磨损处的故障状态所具有的吸引子的结构不尽相同。 为了对各种故障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文中采用了最大利亚普诺夫指数作为诊断参数。同时将小波包分析和混沌理论相结合,定义了最大利亚普诺夫指数相对增长率作为特征参数。通过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的计算说明了不同磨损处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处于不同的数量级,且指数的变化反映了故障程度的发展趋势。通过小波包的重构,运用最大利亚普诺夫指数相对增长率,有效地区分了磨损量的变化和吸液口压力变化两种故障类型。 本文以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的故障机理为基础,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方法探索,从理论上有可靠的依据,对往复式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H323;TH16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军;;冷打号机常见问题及优化改造[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2 王磊;刘杰;太兴宇;刘树英;;虚拟样机技术在隔膜泵设计开发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11年08期

3 张旺;张光德;王卫华;李梦;姚强;;隔膜泵替代二甲醚发动机传统喷油泵的可行性分析[J];汽车科技;2011年04期

4 刘浩;毛家松;高山;贾锋;刘建峰;;一类电机系统的混沌分析及电路实现[J];电工电气;2011年07期

5 谢忠玉;韩桂华;初红霞;张立;;两种短时交通流混沌预测方法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6 凌学勤;张伟;;大型隔膜泵橡胶隔膜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5期

7 冯智睿;张恩龙;;隔膜泵进料阀箱盖网格划分技巧及强度分析[J];有色矿冶;2011年03期

8 李琼磊;杨久宝;;隔膜室盖强度的接触有限元分析[J];有色设备;2011年04期

9 郑佳;文鸿雁;袁昌茂;李超;;基于混沌特性的滑坡监测序列的小波去噪[J];城市勘测;2011年03期

10 孔繁森;刘鹏;王晓明;;切削振动加速度时间历程演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J];振动与冲击;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昊;;混沌与Lyapunov指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毕德龙;郭欢;郭斌;李小东;;基于可转移信度模型的隔膜泵失效树分析及程序实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金俐;张彦梅;王琪;陆启韶;;关于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Lyapunov指数计算的几个问题[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付鹏;唐辉;;隔膜泵动态仿真分析技术[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卢俊国;汪小帆;魏荣;王执铨;;用微弱局部反馈控制产生时空混沌[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一)[C];2000年

6 冯智睿;张恩龙;;隔膜泵曲轴的参数化有限元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杨岸龙;尹协振;;用FTLE和LCS表示圆盘起动涡环结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凌学勤;张开俊;;往复式活塞隔膜泵[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9 戴哲敏;陈昌虎;李小高;;软管隔膜泵中软管的能耗估算[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机械装备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柳晓东;张瑞成;陈至坤;;轧机APC系统中出现的混沌现象及特性分析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繁泓;我国隔膜泵应用技术获突破性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王斌 张新发;长距离管道化输送暨隔膜泵技术应用推广会召开[N];中国冶金报;2002年

3 张丽君 梁毅;我国隔膜泵生产实现新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刘玲;新型隔膜泵通过专家评审[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5 记者 戴恩国 通讯员 戴戈锋;沈冶机械公司隔膜泵实现以产顶进[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戴戈锋;我国隔膜泵应用实现新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7 盛根林;沈阳冶金机械再获超亿元隔膜泵大单[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崔闻;金长江隔膜泵抢占市场先机[N];中国包装报;2005年

9 王长明;沈冶机械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10 王昕红邋李永;煤化工水煤浆隔膜泵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丽晨;基于故障机理分析的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祖云;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的非线性预测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安鸿伟;混沌动力学与地震油储信息检测方法[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黄东卫;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单华宁;混沌在血流动力学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舒永录;时滞混沌系统的构造与同步及其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卢山;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丁瑞强;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与可预报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9 易壮鹏;几何缺陷对拱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李龙锁;基于随机相位对几类动力系统的混沌控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超;大型隔膜泵组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赵玉海;隔膜泵可视化建模与仿真[D];东北大学;2008年

3 李振河;隔膜泵及其管道的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赵云波;引流隔膜泵内部流动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张旺;车用二甲醚发动机燃料喷射系统隔膜泵的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6 毕德龙;大型隔膜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推理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蒋明;隔膜泵隔膜破裂诊断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徐兰;法向Lyapunov指数与渐进稳定的吸引子[D];苏州大学;2004年

9 肖俊建;隔膜泵流体脉动消减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10 王义;基于小波理论的隔膜泵机组监测系统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0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50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3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