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故障旋转机械动力学及诊断技术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08:4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旋转机械在电力、能源、交通、国防和化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旋转机械动力特性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于复杂的旋转机械系统,由于各种非线性因素及各种故障的影响,在振动剧烈时会发生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因此,研究转子系统故障机理和诊断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深入分析某一型号旋转机械力学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有助于该种旋转机械的设计和使用,但是许多情况下,力学模型的建立要考虑参数的随机特性。实际的转子系统结构参数的随机性是由于工程材料特性、加工制造的原因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因此,即使是同一批生产的同一型号的转子系统,其实际结构参数仍具有一定的差异。分析各随机参数对旋转机械运行的灵敏度问题,可以得知哪些参数在设计、制造时需要严格控制,避免设计的盲目性;分析各随机参数对旋转机械故障特征的影响,可以得知在故障发生时,需要首先修改哪些参数,从而可以减小或根治该类故障。分析旋转机械运行的可靠性,可得知旋转机械各部件的安全程度,而对设计进行修正,避免意外故障的发生,此外还可以通过可靠性指标来评价整机的设计水平。因此,转子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分析在旋转机械的设计、生产、使用、故障维修处理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对于旋转机械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保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的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故障诊断的研究,在故障机理的分析、故障特征的提取、故障预测及推理、故障诊断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工业生产的发展要求故障诊断技术能够迅速地定量诊断出故障的具体位置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因此国际上已兴起了旋转机械定量诊断技术的研究,并在单一故障的诊断中取得了成功。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对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和定量故障诊断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1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世榕,闻邦椿;振动压路机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学仿真[J];建筑机械;1999年02期

2 龙辉,秦四清,朱世平,万志清;滑坡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与突变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3期

3 申永军,杨绍普,潘存治,邢海军;参外联合激励下直齿轮副的非线性动力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李杰,熊烈强,彭少民;路段交通子系统的非线性演化动力学方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卢剑伟;沈博;钱立军;;基于齿轮非线性动力学的变速器异响分析[J];汽车工程;2007年06期

6 白晓辉;白鸿柏;郝慧荣;刘远方;;正负刚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及隔振仿真[J];机械工程师;2009年11期

7 童勤业 ,王一幸 ,郑璐旦;心脏细胞的双通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3期

8 秦四清,张倬元,王士天,黄润秋,仵彦卿;地下水动态预测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J];工程勘察;1995年02期

9 张伟;简支柔性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和分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张建生;赵登峰;;动力学中的复杂现象分岔、混沌及在冲击消振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机械;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琪;徐鉴;;浅谈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史[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小军;李晓阳;张松;;脉搏波在动脉内传播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于广滨;温建民;李瑰贤;曹雪;;求解齿轮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的GEAR法[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蒋景英;吴芝芳;郑旭媛;张纬;;基于混沌理论的心率变异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5 孙俊峰;王新龙;;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子空间语音增强[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杨靖波;;含间隙轴向运动悬臂梁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赵国景;;分叉与混沌—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8 陈丽华;张伟;范金红;;压电层合板的非线性振动与控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陈予恕;田家玉;金崇武;;大型火电机组及设备非线性动力字应用技术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王养璞;金其淑;;非Debye弛豫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四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孙卫军;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成果丰硕[N];光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刘垠;会员日里讲述别样精彩人生[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张学晋 杨文;老教授4000余册图书赠家乡[N];山西日报;2009年

4 郝丽;根治机械振动失稳顽疾[N];科技日报;2009年

5 李彩香;探索凝固技术奥妙[N];中国航空报;2002年

6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李丹 孙卫军;我科学家发现固体内存在“流动的液体”[N];光明日报;2001年

7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刘华杰;中国学派的标志性著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吴作;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被揭示[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9 黄若音;揭示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记者 常姗姗 通讯员 李丹 孙卫军;固体内存在“流动的液体”[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u&;多工位小动力头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及智能化检测[D];东华大学;2006年

2 姚红良;故障旋转机械动力学及诊断技术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王韬;内燃机配气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孙保苍;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5 游荣义;脑电信号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李亮;金属阳极溶解过程中的电化学振荡[D];山东大学;2005年

7 吴东宇;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在认知功能研究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8 李红权;资本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吴东宇;脑电非线性分析在认知功能研究和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10 盛冬发;损伤粘弹性基本理论及其结构的静、动力学行为分析[D];上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承前;应用Samcef/Rotor计算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与稳定性[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立刚;机床切削颤振的非线性振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钱捚;水声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检测[D];东南大学;2006年

4 刘铸永;基于小波分析数值求解几类非线性动力学问题[D];湖南大学;2004年

5 童珊;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书旺;一种基于耦合映象格子模型的非线性信号处理方法[D];汕头大学;2005年

7 李晓利;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化工安全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坤飞;船舶横摇运动中的混沌及其鲁棒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焦兵;沪市股指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梁从兴;扁柱面网壳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57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57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