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滚动轴承误差检测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H133.3
【图文】:
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目前,我国滚动轴承行业在加工技术与设备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但滚动轴承检测手段却比较落后,基本上停留在五、六十年代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多数滚动轴承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仍是由扭簧表和测量台架组成的机械式误差测量仪。图 1-1 为国内现在最为普遍的传统的机械式滚动轴承误差检测仪的(滚动轴承内径误差检测仪 D923)。
动体滚动的部分称为滚道。球滚动轴承的滚道和外圈滚道之间滚动,滚动体有球、圆柱滚子子等,滚动体的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滚动轴承 (隔离器 )作用是将滚动轴承中的一组滚动体等距离隔开正确的轨道上运动,改善滚动轴承内部载荷分配满装球或滚子的滚动轴承相比,带保持架滚动于高速旋转。动轴承中,与轴配合的套圈称为轴圈,与滚动的套圈称为座圈。深沟球滚动轴承,圆柱滚子的结构如图 2-2。
套圈内(外)径统一采用平面定位,两点比较测量, 内径误差测量装置图如图2- 3。在测量滚动轴承内径偏差的四个参数时,都是对直径的变动量进行测量。对滚动轴承的某一截面每隔一定角度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最大值和最 小 值 之 和 进 行 平 均 , 可 求 出 这 个 截 面 的 单 一 平 面 平 均 内 径 偏 差 , 即mp d = ()/2maxmin d + d;将这一圈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可得出这一截面的单一平面的内径变动量pVd =maxmin d d;将可动支点在内圈表面轴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辉;陈曾汉;;分布式IPC工业测控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年01期
2 杨亚丽;李匡成;李春平;;基于RS485总线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远程控制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14期
3 郭江,李朝晖,曾洪涛;PLC与上位机串行通信程序设计[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4 杨天玉;;用VB实现微机与三菱A系列PLC之间的串行通信[J];电气自动化;2000年03期
5 唐文明,李志俊;带有通信的管理系统的开发[J];港口装卸;2001年01期
6 袁佑新,闫京生,李辉,徐齐刚,钟珞;Windows9X下PC机与变频器的串行通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7 杨会成,袁柱六;基于串行通信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冉春玉,周剑秋;使用Delphi开发串行通信程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郭江华,全钢,梁述海;基于RS-485的舰船主机监控系统的改进[J];船海工程;2002年02期
10 崔如春,郑东洋;无线广播发射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笑;蒋慧娟;张宝富;;计算机中的光接口[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建平;;USB接口在串行通信中的应用[A];’2003天津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徐亚雪;秦会斌;李方芳;;磁悬浮轴承磁场分布的测量[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大为;余震虹;李鑫;王琳;张小康;;基于VB实现PC机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串行通信[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捷;艾红;李正熙;;基于C51存储式压力计监控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国友;吴惕华;李惠光;;一种远程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第九届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晓红;任维政;姜莹;;无线远传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辉;付子义;冯红梅;;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垂直运输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串行通信研究[A];2006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晓伟;陈立功;倪纯珍;;串行通信式应变测量系统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10 张德明;;构建分布式声纳信号处理系统[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京;做分布式呼叫中心[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记者 张磊;分布式能源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电力报;2004年
3 盖俊飞 林楠;分布式ISA防火墙与服务器的配置[N];电脑报;2003年
4 刘轶轩;IONA:分布式SOA四两拨千斤[N];通信产业报;2007年
5 ;中兴通讯分布式“3G”服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黄华 杨德志 张建刚;分布式文件系统趋向成熟[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7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所 董勇 周恩强;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8 李芸 星际网络公司;IP分布式呼叫中心 让企业驶离信息孤岛[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记者邰举;韩分布式超级计算机年底诞生[N];科技日报;2003年
10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黄华 杨德志 张建刚;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历史与现状[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翔;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2 董红军;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CAPP及工艺信息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3 娄渊胜;基于构件的分布式防汛信息系统框架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刘峰;仪用主从耦合分布式并行处理容错系统体系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王加虎;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与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傅涛;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网络入侵协同检测系统研究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唐秋华;分布式虚拟环境建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侯梅毅;分布式同步发电机的孤岛检测原理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9 朱旭琪;分布式信息压缩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周克昌;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延辉;分布式滚动轴承误差检测系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2 周泉;分布式数控系统通讯技术研究与开发[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峰;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若干技术的探讨[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薛沛林;基于IP网的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1年
5 严芬;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及其安全控制的研究与应用[D];扬州大学;2002年
6 王雄;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开放式架构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李佐儒;分布式数字监控系统及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3年
8 郑大志;基于Web服务和CORBA的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9 黄鲲;一种分布式入侵监测系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涛;移动计算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60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