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成形齿轮组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08:04
【摘要】: 借助于现代冶金分析技术,对切削加工、先挤后渗等传统工艺进行综合分析后,研究开发了先渗后挤的齿轮制造新工艺。论文主要对成形齿轮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流线形状,传统切削加工切断了沿坯料圆周方向分布的流线,从而造成潜在的裂纹源;而用新工艺生产的齿轮可以得到完整的流线分布,其形状为沿齿形平行于齿表面,并对称分布,流线的密集程度比传统工艺有大幅度提高,这不仅消除了原材料各向异性对齿轮性能的影响,而且齿根部的渗碳层极薄、金属的流线分布更密,使齿轮的强韧性大幅度提高;2)先渗后挤可使晶粒度由传统工艺的7-8级提高到10-11级,特别是齿根部晶粒更细;3)本文所研究开发的先渗后挤新工艺,使齿轮内的金属流线分布合理、晶粒细化,使整个齿轮的抗弯强度、疲劳强度等综合机械性能均有较大改善,研究达到了所开发新工艺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H132.4
【图文】:
2.3.1图2.1试样的截取部齿轮渗层组织渗碳层包括过共析层、共析层及过碳量应为O,8一1.0%,而实际应根据齿表面含碳量【22),含碳量过高或过低都渗碳过程中,应使碳向零件心部能充分量由表向里平稳过渡,同时渗层深度应齿轮模数),渗碳层过厚,会引起面层性丧失,增加成本。据此该齿轮合理的
所得渗层分布如图2.2一2.7所示:山图统加工工艺其齿部渗层厚度基本一致,相差约o.25nl,11。由于影响渗碳层深度势、渗碳温度、渗碳时间、工件的化学的表面状态等}““I。故这里齿顶和齿根渗齿部形状所致,相对来说,齿顶的渗碳
图2.8分流挤压工艺所得齿形流线形状及分布x30
本文编号:2763174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H132.4
【图文】:
2.3.1图2.1试样的截取部齿轮渗层组织渗碳层包括过共析层、共析层及过碳量应为O,8一1.0%,而实际应根据齿表面含碳量【22),含碳量过高或过低都渗碳过程中,应使碳向零件心部能充分量由表向里平稳过渡,同时渗层深度应齿轮模数),渗碳层过厚,会引起面层性丧失,增加成本。据此该齿轮合理的
所得渗层分布如图2.2一2.7所示:山图统加工工艺其齿部渗层厚度基本一致,相差约o.25nl,11。由于影响渗碳层深度势、渗碳温度、渗碳时间、工件的化学的表面状态等}““I。故这里齿顶和齿根渗齿部形状所致,相对来说,齿顶的渗碳
图2.8分流挤压工艺所得齿形流线形状及分布x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治民,张宝红,方敏,景成芳;20CrMnTi 温变形性能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张宝红,张治民,马宏强;直齿轮径向导流成形工艺研究[J];山西机械;1998年02期
3 陈泽中,林治平,连书勤;直齿圆柱齿轮镦挤精锻模拟[J];塑性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4 林治平,陶泽球;用实心坯料冲挤精锻直齿圆柱齿轮的计算机模拟[J];塑性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763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