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及动态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3 08:3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钻井液振动筛在固相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它不仅要承担清除较大颗粒岩屑的任务,而且还要为下一级固相控制设备的工作创造条件,因此一方面要求它有较大的处理量,能尽可能多地回收成本较高的钻井液,另一方面,又要求尽可能多地清除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介绍了振动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直线筛、圆型筛、平动椭圆筛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提高现有振动筛的抛掷指数可以有效地从含岩屑钻井液中分离出固相颗粒,但同时会影响筛箱、筛网、激振器等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设计出一种兼有现有振动筛优点的新型振动筛,即变椭圆轨迹钻井液振动筛。在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筛箱上,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的每一点,抛掷指数在逐渐减小,而输砂速度却没有变化,可提高振动筛钻井液的处理能力和分离效果,这就是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最为独特的优点。 分析了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筛箱上任意点的运行位移、速度、加速度,并且模拟出运动轨迹,证明了变椭圆轨迹振动筛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达到理想的运动状态。阐述了CAD/CAE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可以提高筛分设备的设计效率和减少制造周期。在Pro/E中进行了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结构设计,构建了三维模型和零件库,同时简化处理了三维模型,为动态特性分析打下基础。在Pro/Mechanica软件中,建立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有限元模型,对筛箱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模态分析,计算出筛箱结构前十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同时对筛箱系统的动态强度进行了校核,验证了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这种方法对其他机电产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37.6
【图文】:

振动筛,抛掷指数,轨迹,坐标系


质量为386心,激振器质量为:189心,最大激振力为35KN,最小激振力为loKN,角速度为山=1470r/min。试调整参数求出几种变椭圆振动筛的情形。图3一3是模拟程序所采用的坐标系。首先以筛箱对称中心(筛箱质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二’口沙’;激振器的中心位置口”的坐标为(x,,y,)(在坐标系二·口’夕下的坐标值),以这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x’’o’’厂来求出力心的位置;求出振动筛的整体质心位置坐标口(x。,y。)(同样在坐标系x’口,夕下的坐标值);以口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xoy,在此坐标系下进行模拟计算,有关数据将?

筛箱,振动筛,箱体,轨迹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计算筛面的有效距离,选择合适的阵列数对筛条进行阵列,生成整个筛面图4一5。Fig.车 jSereennet图4一5筛网4.筛箱体筛箱设计成多筛面结构,每层筛面都有一个微小的阶梯偏移,省去了复杂、故障率高的角度调节系统,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保证了节约能量,提高了筛网寿命的要求,减少了备用设备损耗,优化了振动筛组合。筛箱上还有其它的零件,如下横梁、弹簧、螺栓、加强筋、激振器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容易获得,从而可以装配成筛箱的整体效果图。在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在Pro/E中进行实体建模时,首先应特别注意单位的设置。这是考虑与Pro/mechanical的结合,一种较好的单位方案选择“N一kg一tnIn”

振动筛,有限元模型,筛箱,整体划分有限元


筛箱从有限元单元这类这一角度来看,是一个比较规整的空间板梁组合结构。为了在计算动态特性时不丢失模态,取筛箱整体划分有限元网格,在不影响精度的条件下,对筛箱作了一些必要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如图5一1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少文,王秀付;制盐振动筛改进[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1年04期

2 李中君;刘永恒;;振动筛筛网张紧螺栓座的加工[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0年21期

3 ;坚持技术创新 开创企业未来[J];大型铸锻件;2000年02期

4 王正浩,张德琦;混沌振动筛的数值模拟[J];选煤技术;2005年01期

5 孙艳平;康庄;张琦;孙艳秋;;隔振前后振动筛对基础动负荷的理论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李剑峰;;振动筛噪声源分析及降噪措施研究[J];煤矿机械;2007年10期

7 鲍玉新;李永志;王淑军;赵环帅;;振动筛用橡胶弹簧的设计与计算[J];煤矿机械;2008年02期

8 屈克;;食品振动筛主要动力参数的选择[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9 杨善国,黄炎;振动筛圆柱型橡胶弹簧优化设计[J];选煤技术;2005年03期

10 王春彦;岳大鑫;;振动筛振动电机的选取与激振力的调整[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小平;崔传金;郑德聪;;影响振动筛清选的主要因素[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郭瑞勇;李新美;赵立方;贾印贵;王思杰;裴红娜;闫长春;李振波;;焦炭振动筛的问题分析与改进[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曹小海;方丽娜;李立柱;;唐山不锈钢振动筛的改造设计[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致政;侯勇俊;刘洪斌;张明洪;;三轴自同步平动椭圆振动筛的虚拟设计[A];2004年石油装备年会暨庆祝江汉机械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帆;;一种新型并联运动振动筛及其运动学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朱秀娥;周宝q;;振动筛设计的遗传算法[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宋宪平;;悬臂棒条振动筛在烧结上的使用[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下册)[C];2008年

8 刘华;周汉林;杨名红;黄雄辉;何林;;浅谈提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性能的方法[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金荣;;特大型烧结矿振动筛[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下册)[C];2008年

10 乐建华;;悬臂筛网振动筛在小焦筛分工艺线上的应用[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双林;“中衡”振动筛出口国际市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2 魏双林;“中衡”振动筛出口国际市场[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乔亚峰;华鹭铝业自行安装振动筛节约资金30万元[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4 ;鞍山研发振动筛可行走[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5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刘树军;攀钢普及悬臂棍型振动筛[N];中国冶金报;2004年

6 首席记者 刘作明;具有行走功能的振动筛在鞍研发成功[N];鞍山日报;2010年

7 龚道学;国产大型智能化振动筛成果通过鉴定[N];中国冶金报;2004年

8 记者 魏双林;中衡机械着力打造我国振动筛生产基地[N];中国冶金报;2006年

9 林兰;南桐矿业公司机制厂振动筛外销市场潜力大[N];经理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苏俊杰;河南“威猛”推出新型振动筛[N];中国冶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晨宇;振动筛结构随机动力学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李文英;大型振动筛动力学分析及动态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侯勇俊;筒式网钻井筛工作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4 胡欣峰;自同步椭圆振动筛动力学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熊晓燕;复杂机械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和实验辨识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杰;面向产品设计的数字化功能样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郑渝;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8 杨志军;结构拓扑修改重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兵;生活垃圾深度分选及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李吉;旋转机械结构噪声及其控制机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仲;联合收割机振动筛优化设计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辉;复合轨迹平面回转振动筛机构的研究与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3 赵魏维;弧形振动筛主要参数及动态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4 洪美琴;曲柄连杆机构振动筛的力学及有限元仿真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5 晏静江;变椭圆轨迹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及动态特性分析[D];西华大学;2007年

6 孙虎儿;可调液压振动筛智能设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7 张凤;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振动筛损伤检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韦继春;双质体振动理论应用的研究及其虚拟样机的优化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9 吴鸿欣;联合收割机振动筛的虚拟设计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于奎刚;悬臂筛网振动筛筛分理论及虚拟样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7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7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