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13:46
【摘要】: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重要机种之一,其工作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装载机的各项工作性能。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这种复杂产品设计的要求。随着CAD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尤其是优化设计方法的深入发展和应用,设计正向着新的方向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序不断提高。 本文应用参数优化建模和设计方法,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了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归纳出了其工作过程中必须满足的各种条件,包括工作性能、工作范围、工作效率、传力性能、运动性能、几何关系和强度等。 在机械设计研究所自行开发的建模平台上,对反转六连杆机构建立了参数优化模型,确定了变量系统,目标和约束系统,用优化软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工作装置所得的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机构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用一般数学建模方法,对工作装置的反转六连杆机构进行了建模和参数优化,总结了它的特点和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43
【图文】:

六连杆,装载机,外形,输入杆


1 绪 论1.1 工作装置概述装载机是一种常用的铲土运输机械,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矿山等工程,起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作用。如图1-1 所示。工作装置,或称装载装置,是带有液压缸的空间多杆机构,是装载机完成装7作业的主要执行部件。按有无铲斗托架分,工作装置可分为三杆、四杆、五杆、六杆和八杆机构。按输入杆和输出杆的转向分,可分为正转机构(输入杆件与输出杆件转向相同)和反转机构(输入杆件和输出杆件转向相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兰娣;王少雷;余太安;石树正;马轶群;任玉灿;;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长轴距装载——山推SL50W-2型装载机[J];今日工程机械;2011年14期

3 尹路辉;;厦工XGRT5130型越野叉车[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7期

4 曾庆强;秦四成;王凯;赵腾云;迟春燕;;装载机行驶过程中动臂液压缸刚度特性分析[J];矿山机械;2011年07期

5 谭艳辉;梁光明;;轮式装载机两种动臂结构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J];工程机械;2011年08期

6 刘庆东;;八连杆叉装机产品结构分析[J];工程机械;2011年06期

7 Case;;旨在领先 凯斯推出新一代 Alpha系列滑移装载机[J];工程机械;2011年06期

8 张振兴;;盛装再出发 柳工CLG855N型装载机载誉上市[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7期

9 闫考;;徐工装载机给力重载工况施工[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7期

10 李辽;;雷沃ETX装载机:金刚传奇——专访福田雷沃重工装载机事业部副经理王金华[J];今日工程机械;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虎奇;陈树勋;;基于ADAMS的装载机前车架有限元分析载荷求解[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贡凯军;陈宁;;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数字化设计[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荆宝德;刘泽群;徐晨;;装载机行车液压制动系统测试与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郑兴坚;;关于装载机稳定性试验安全操作技术的研究[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光明;邓洪超;;装载机液力机械变速器性能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栗园园;程文明;刘标;;基于ANSYS和Pro/E的隧道挖装机工作装置结构分析[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7 贾开兴;李来义;;长梁山隧道施工机械故障分析及改进三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刘江涛;;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改装破碎车的实践[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冀宏;谭正生;黄建兵;王东升;卢强;;轮式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的振动控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沈嵘枫;刘晋浩;;采伐机工作装置轨迹控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2 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创新发展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阳;装载机业出路何在[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梁凤远邋刘莉;装载机拉杆弯曲故障的处理[N];中国交通报;2008年

3 闫考;徐工科技一次出口伊朗80台装载机[N];中国工业报;2008年

4 常京伟;装载机企业如何求生存?[N];中华建筑报;2001年

5 许武英;锡柴富威:装载机上显神威[N];经理日报;2009年

6 樊煜;装载机全年有望突破13万台[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韦源辉;柳工装载机产销突万台迈入世界前三甲[N];中华建筑报;2004年

8 记者 刘艳;厦工装载机登陆台湾[N];厦门日报;2010年

9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严斌 李奕 韩利;30人被困楼上 两台装载机冒险救出[N];成都日报;2010年

10 秦亮;不良操作习惯对装载机危害大[N];中国交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大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运动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王同建;装载机线控转向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杜文靖;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洪涛;工程机械自动变速理论与控制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张铮;不完备不协调信息条件下的设备智能故障诊断[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胡静波;装载机容错线控转向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军利;悬臂式掘进机断面自动成形理论与控制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9 罗士军;轮式铰接转向装载机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薛彩军;结构静动态协同优化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强;装载机工作装置参数化建模及机械事件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平;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3 鞠成伟;装载机系统可靠性的FMECA分析及工作装置满意优化与仿真[D];广西大学;2005年

4 王之新;装载机工作装置轨迹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汪贞伟;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穆春宏;机器人化装载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高宇;轮式装载机动态称重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剑鹏;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苑淑华;装载机前车架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10 闫军正;装载机液压系统高温问题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7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7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