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封闭自适应机械的设计综合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洪生;闫冠;谷艳华;;由二维视图复原三维立体的新方法[J];工程图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徐胜;任三元;鲁国富;;腐蚀损伤结构复合材料修补构型优选试验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悦;;关于组合体构型设计的原则和类型[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谭家祥;;制图课开展构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与实践[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崔凯;杨国伟;;全参数化高超声速乘波飞行器构型设计[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傅冰梅;张肇铭;;折叠式网架结构的构型设计及内力分析[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鄢昌渝;吴建军;刘洪刚;何振;;抛物型激光推进光船构型设计与特性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史静;朱胜利;;教学思维研究与“工程制图”课程的结合[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侯洪生;谷艳华;文立阁;林玉祥;;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欢;魏巧丽;杨斌;由世俊;;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南向墙遮阳板构型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9 崔凯;杨国伟;;一种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构型概念方案[A];第一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薛素铎;刘景园;;可展开折叠式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光明;机械产品概念设计建模及求解策略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罗继曼;少自由度并联装备构型及约束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杨斌久;少自由度并联机床约束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金亮;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构型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李洪杰;面向机构构型设计的进化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卫忠;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唐伯雁;自攀爬幕墙清洗机器人机械机构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杨雪榕;卫星跟飞编队控制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李鹏;拉格朗日点附近编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许卫锴;左手材料微结构构型设计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长牛;力封闭自适应机械的设计综合[D];重庆大学;2006年
2 刘旭;铣削工业机器人在自由曲面仿形加工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永甲;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构型设计理论与运动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黄旭;并联式六维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孔康;一体式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机构设计及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肖洪;乘波机的构型设计与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周玲丰;机床结构静动力分析与典型部件构型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斌;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南向墙遮阳板构型设计及节能潜力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9 王勇;“TXZ”微小卫星结构设计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陆冬华;4千吨级高耐波性单体复合船型新构型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7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