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力封闭自适应机械的设计综合

发布时间:2020-07-23 23:40
【摘要】:自适应机械是一类特殊而又广泛应用于工程中的机械装置。这类机械系统无需通过测控或无法进行测控时,依靠自身的结构,能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自动适应其工作对象的尺寸、位置及形状等的变化,并且工作时,整个装置是一个静定或超静定的系统。该类机械具有一定的自适应功能,属于智能型机械的范畴。智能化是机械学科的必然发展方向,智能化产品将作为机械工业智能化未来发展的新产品,开展机器智能及智能机器的基础研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可见创新设计自适应机械是机械结构智能化的一个途径,因此,研究自适应机械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机械装置的性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本文对自适应机械装置的特性和内力加压自适应机械装置构型设计、功能结构设计及静力学分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完善了“自适应机械”的定义,首次对自适应机械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了内力加压自适应机械装置综合及功能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利用公式推导法得出了8杆以内(含8杆)自由度为O和一1的各种可能构型组合;利用拓扑图法结合数集的方法,综合出了对应可能构型组合的用于进行内力加压自适应机械装置结构设计的容许运动链;总结运动链选择和进行功能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进行了内力加压自适应机械装置设计举例和多方案设计,考虑系统与构件的静定平衡和力增益最大且工作可靠进行关键铰链点布置,对设计装置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分析了装置动作过程中的运动传递问题。最后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说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本文的工作,丰富了机构设计理论,提出了自适应机械的创新设计综合方法,推进了自适应机械结构分析、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洪生;闫冠;谷艳华;;由二维视图复原三维立体的新方法[J];工程图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徐胜;任三元;鲁国富;;腐蚀损伤结构复合材料修补构型优选试验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悦;;关于组合体构型设计的原则和类型[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谭家祥;;制图课开展构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与实践[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崔凯;杨国伟;;全参数化高超声速乘波飞行器构型设计[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傅冰梅;张肇铭;;折叠式网架结构的构型设计及内力分析[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鄢昌渝;吴建军;刘洪刚;何振;;抛物型激光推进光船构型设计与特性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史静;朱胜利;;教学思维研究与“工程制图”课程的结合[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侯洪生;谷艳华;文立阁;林玉祥;;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欢;魏巧丽;杨斌;由世俊;;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南向墙遮阳板构型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9 崔凯;杨国伟;;一种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构型概念方案[A];第一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薛素铎;刘景园;;可展开折叠式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光明;机械产品概念设计建模及求解策略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罗继曼;少自由度并联装备构型及约束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杨斌久;少自由度并联机床约束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金亮;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构型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李洪杰;面向机构构型设计的进化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卫忠;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唐伯雁;自攀爬幕墙清洗机器人机械机构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杨雪榕;卫星跟飞编队控制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李鹏;拉格朗日点附近编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许卫锴;左手材料微结构构型设计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长牛;力封闭自适应机械的设计综合[D];重庆大学;2006年

2 刘旭;铣削工业机器人在自由曲面仿形加工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永甲;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构型设计理论与运动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黄旭;并联式六维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孔康;一体式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机构设计及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肖洪;乘波机的构型设计与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周玲丰;机床结构静动力分析与典型部件构型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斌;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南向墙遮阳板构型设计及节能潜力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9 王勇;“TXZ”微小卫星结构设计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陆冬华;4千吨级高耐波性单体复合船型新构型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7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7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