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CMM测量数据的曲面重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8-08 06:32
【摘要】:作为近年来先进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逆向工程已发展为CAD/CAM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分支,其相关领域包括几何测量、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几何造型和数字化制造等。 曲面重构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逆向工程中曲面重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研究了数据处理技术、NURBS曲面重构技术和三角剖分算法,目的是为武器产品技术吸收、消化及创新开发提供更加完善的手段和方法,为开发实用的逆向工程软件奠定基础。 本文首先研究了坐标变换、坐标归一化和数据滤波的数据预处理技术。以此为前提,提出了基于分层维的数据排序方法,针对CMM扫描线数据,定义了分层维,并进行了数据分层和数据排序,完成了数据拓扑关系的建立。以数据拓扑结构的建立为基础,研究了距离阈值法和向量角度法相结合的数据精简算法。重点研究了基于分层维的特征提取技术,完成了各类不连续点(跳跃点、尖点、折痕点以及曲率极大值点等)的特征提取。研究了基于特征线框的数据分块技术。 以基于分层维的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数据点特征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重构方法。针对数据点的分布不均匀性,通过累积弦长法构造非均匀节点矢量,保证了曲面的插值精度。研究并优化了B样条求值的快速算法,通过符号运算将B样条基函数描述为分段多项式的形式,通过分层维的设定来确定最小初始化数组,利用一个临时多项式存储中间计算结果,最终在大规模计算时,进行的是多项式的求值。这样不仅大大加快了B样条求值的运算速度,而且通过最小初始化数组的确定以及多项式数组的重复迭代覆盖,使计算获得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逆向工程中散乱数据点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为缩小剖分时搜寻和遍历数据点的空间范围,为提高算法效率,本文研究了大规模散乱数据的空间划分方法及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编码方案。在分析典型平面及空间散乱数据三角剖分算法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微元网格扩张的三维散乱数据点的空间直接三角剖分算法,首次提出了外连剖分和内连剖分的概念。该算法能在线性时间内完成三角剖分计算,其总体计算复杂度为O(N),有效地降低了三角剖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了剖分后网格的质量。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逆向工程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包含的软件模块,开发了软件原型系统。以施密特望远镜关键零件-主镜室和底支撑的反求设计为例说明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164
【图文】:

曲面构造,数据点


2:1覆盖引:数据点与曲面构造结果

法兰,数据


5.1法兰数据人

定轴,界面,特征提取


6特征提取界面,}司定轴的设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华;;汽车后视镜逆向工程应用设计[J];汽车零部件;2011年02期

2 李莹;;企业实施软件工程化开发与管理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3 袁素粉;张芳芳;李功峰;;基于CATIA V5汽车车身的逆向设计[J];轻型汽车技术;2011年Z3期

4 赵璐芳;成思源;张湘伟;;基于触觉交互系统的造型设计综合性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8期

5 张萍;;逆向工程中基于聚类的点云数据精简[J];机械与电子;2010年S1期

6 彭李奎;乐玉汉;;基于逆向工程轿车保险杠设计及曲面评价[J];汽车工程师;2011年06期

7 ;FaroArm测量臂为B-52轰炸机“疗伤”[J];现代制造;2010年47期

8 贺强;张树生;白晓亮;;逆向工程中一种鲁棒的平移对称提取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吴恒旭;陈开颜;邓高明;邹程;;基于旁路泄漏的微控制器指令分析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年06期

10 ;FaroArm测量臂为B-52轰炸机“疗伤”[J];现代制造;2010年4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加伦;;逆向工程概述及其在柴油机零件上的应用[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2 李世武;佟金;张书军;陈秉聪;;基于逆向工程的牛蹄三维几何模型曲面重构[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鞠秀娟;赵明;;基于CMM的缺陷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萍;;逆向工程中基于聚类的点云数据精简[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尚广庆;孙春华;;基于逆向工程和生物力学特性的辅助医疗护具的开发[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6 黄希;侯丽雅;章维一;;面向快速成型的逆向工程简介[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吕杨;李超;;逆向工程之软件破解与注册机编写[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8 金涛;陈建良;童水光;;集成逆向工程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吴栋华;;面向快速成型的逆向工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袁平;张宇;;内燃机气道模型的反求和快速成型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蕾;改变思维做CMM[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CMM之路如何走?[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恒信志达企业管理顾问中心理事长 黄毅鹏;走出CMM“雷区”[N];计算机世界;2002年

4 联想软件事业部总经理 韩振江;联想软件与CMM[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5 雪剑;联想与业界分享CMM经验[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吴明;CMM:迈向世界的第一道槛儿[N];中国经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海伦;实现CMM二级到三级跨越[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理性、求实CMM冷眼观潮[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晓锡;CMM在中国:透视与展望[N];市场报;2001年

10 雅行;CMM是梯子不是牌子[N];计算机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鑫;基于光学扫描和CMM测量数据的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鹏鑫;基于光学扫描和CMM测量数据的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付文宇;基于逆向工程的动脉瘤及支架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晓波;冠、桥及全口钛基托的激光立体成形制备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马铁利;汽车车身光顺曲面模型创建与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严庆光;面向多点成形的逆向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吴世雄;逆向工程中多传感器集成的智能化测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慈瑞梅;基于CMM测量数据的曲面重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9 卢科青;逆向工程中多传感器集成的自由曲面数字化测量及其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应洪亮;膝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模型定制化设计与快速制造[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基于逆向工程的拖拉机造型方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志秋;基于CMM逆向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杜佶;径向基函数在逆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黎波;面向再设计的逆向工程CAD建模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俊杰;逆向工程中连续扫描测头的迭代数字化策略[D];天津大学;2004年

6 田稷;逆向工程CAD软件基本构架的研究与开发[D];新疆大学;2004年

7 钱锦锋;逆向工程中的点云处理[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文锦;Java程序中设计模式的抽取方法[D];吉林大学;2005年

9 薛斌杰;逆向工程中的数据处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霍龙;基于视觉的复杂曲面几何形状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85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85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