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整体开启阀式压电泵理论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22:15
【摘要】:泵作为流体传输系统的关键部件,如今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其种类和形式繁多,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与流体有关的领域。压电泵是伴随着新型材料、新机构、新驱动器不断涌现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泵。同传统泵相比,压电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无电磁干扰,其输出性能易于控制等优点。 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结构被动阀压电泵—整体开启阀压电泵。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响压电泵性能的各组件进行了探讨研究。试制了整体开启阀压电泵样机,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给出压电振子振动基本假设及定义,运用薄板振动理论及压电学相关知识,导出压电振子谐振频率求解公式。仿真求解PZT4 复合压电振子振动模态。 2. 对压电振子变形量进行实验测试,选择适合压电泵工作合适的驱动激励电源信号。 3. 探讨适合压电泵的被动阀设计准则,分析不同结构被动阀对压电泵输出性能的影响,论述整体开启阀的优势。 4. 探讨泵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及在这一过程阀片的状态。分析阀片开启驱动力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5. 通过大量的实验测试,探讨分析驱动电源电压、工作频率、压电泵固定腔体体积大小和进出口径大小等因素对整体开启阀压电泵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H35
【图文】:

压电泵,压电,压电振子


压电振子的范围,使得大。他们制电泵的最佳压 120V、无出 流 量 为动研究室用压电泵,如一对进出口、悬臂梁阀片、压电振子和泵体构成。当压时,它将产生弯曲振动变形,进而改变泵腔容积,通闭实现流体的单向流动。目前该结构压电泵在电压为出最大流量和压力分别为 150ml/min 和 15kpa。有阀压电泵的压电振子 阀片图 1-2 压电隔膜泵结构简图

压电,泵腔,压电泵,振子


第一章 绪 论 所示。压电叠堆振子垂直方向变形引起腔体体迫使进口微型硅单向阀片向上弯曲,使进口打将出口关闭,液体向泵腔内流动;同理,排程流体从泵腔内排出。压电叠堆式有阀压电泵的下工作。H.Q.Li 等研制的压电叠堆式微型压电慢、高 1mm 的圆柱形压电叠堆),在峰值电压出口单向阀

无阀压电泵,锥形管,泵腔,体积变化


阀(并联)两腔三阀(串联)结构,利用两个腔入时,另一个腔体输出),来实现低脉动输出。在的情况下,两腔四阀泵的输出流量明显提高,工量大约是相同结构单腔体泵的两倍;工作频率在与单腔体泵的流量无明显差别,当频率增加(低于有增加趋势,而单腔体泵的流量开始下降。高有阀压电泵性能增加腔体数量是个有效途径。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充分,关于腔体的数量、联对压电泵性能的影响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电泵结构更简单,加工工艺易于实现,人们又研的特殊结构或流体的粘度特性等实现流体的单向ers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潇建;;基于DSP的三相压电泵驱动电源[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健;孙启健;刘彦菊;冷劲松;;一种基于柔性放大机构的压电叠堆泵设计[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2 冷劲松;;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的关键技术[A];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发展前景及我们的选择——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2)[C];2009年

3 裘进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的工作介绍[A];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发展前景及我们的选择——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2)[C];2009年

4 张伟;赵辉;万品君;马_";;高转速压电射流陀螺的结构与性能[A];微机电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王皓;笔记本电脑:配置外的追求[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华顺;以新技术吸引用户[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唐川;以技术与品质为重[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孙长岩;环保,别遗忘了农村[N];联合日报;2007年

5 唐川;便携式PC将受宠差异化市场[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探究笔记本散热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胡军;破解笔记本发热难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龙帆;我国研制出闭环无创胰岛素泵集成系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苏展;新型胰岛素泵集成系统研制成功[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丽鹏;微小型主动阀压电泵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鹏;主动阀压电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孙晓锋;双振子压电泵设计理论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海宁;基于MEMS技术的自吸微泵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继英;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林敬国;整体开启阀式压电泵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春风;阀的优化设计对压电泵输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吴迪;液体混合用多入口压电泵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龙;共振型压电泵的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德君;双腔体四振子压电薄膜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鹏;晶片式压电液压驱动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宗信;软质锥壳形阀体压电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黄琴;压电驱动技术测试技术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静;主被动阀结合的双腔串联压电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1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01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