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单目视觉的集装箱箱位自动检测与定位技术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17:00
【摘要】: 随着集装箱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为提高码头营运效率,尽可能缩短集装箱的装卸时间,这就要求港口具有先进科学的生产组织系统、可靠高效的自动化装卸设备。而目前,桥机下集卡的定位基本上依赖于司机的经验,存在效率低,危险性大的问题,因此研究集装箱箱位自动检测与定位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单目视觉方法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集装箱箱位自动检测与定位上,完成了系统测试模型的搭建,实现了对集装箱测试模型的定位与检测技术的试验研究与验证。 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单目视觉的集装箱测试模型在运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检测与定位问题。确立了采用单目视觉模型与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了对集装箱测试模型的非接触测量。完全模拟集装箱码头的实际情况,通过CCD摄像头拍摄出集装箱测试模型的上表面图,运用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角点的提取。图像采集系统根据Microsoft Visual C++平台,在Windows XP下进行开发。处理过程中采用了Harris算法进行角点提取,增强了特征点检测的准确性。建立了像空间与物空间的转换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实现了摄像机的标定。结合搭建的集装箱箱位检测与定位系统测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物体空间定位的新方案,实现了空间三维检测,另外,借助数值计算软件MATLAB的强大计算能力来辅助完成检测与定位编程过程中的大量计算的实现。 经过试验分析及对集装箱箱位检测与定位测试系统的试验,在误差处理过程中采用了插值补偿的方法,使得偏差大幅缩小,计算结果满足使用要求,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证明了相关数据的结构合理性和较强的可拓展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项目受到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基金项目《港口水平运输中集装箱箱位自动检测与定位技术研究》资助。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47
【图文】:

示意图,集装箱,示意图,国际航运中心


由于提高集装箱装卸速度可以极大的提高港口和码头的吞吐量,缩短船舶的停港时间,促进港口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实现港「!集装箱装卸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图1一2所示,集装箱装卸示意图,该过程都是靠人工经验进行的,这样装载时间延长,效率下降,自然影响了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效率。目前,经国务院批准,_仁海己经确立将建设成为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但是在上海的各个港区仍使用人工操作,作业速度和效率都很受限制,这与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地位和建成一流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目标十分不相称。因此实现港口集装箱装卸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实际上也是各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过程和努力方I句l’‘l。图1一2集装箱装箱示意图此外,随着信号处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用摄像机获取环境图像并且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用计算机实现对视觉信息处理的这

示意图,集装箱装卸,过程,示意图


由于提高集装箱装卸速度可以极大的提高港口和码头的吞吐量,缩短船舶的停港时间,促进港口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实现港「!集装箱装卸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图1一2所示,集装箱装卸示意图,该过程都是靠人工经验进行的,这样装载时间延长,效率下降,自然影响了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效率。目前,经国务院批准,_仁海己经确立将建设成为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但是在上海的各个港区仍使用人工操作,作业速度和效率都很受限制,这与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地位和建成一流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目标十分不相称。因此实现港口集装箱装卸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实际上也是各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过程和努力方I句l’‘l。图1一2集装箱装箱示意图此外,随着信号处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用摄像机获取环境图像并且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用计算机实现对视觉信息处理的这

标定系统,实物,数字摄像,高速摄像


标定系统实物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外新产品[J];叉车技术;2007年02期

2 ;中联ZLJCRS45-5型集装箱吊运机正式下线[J];专用汽车;2009年11期

3 ;世界港口[J];港口科技动态;1995年11期

4 ;交通部港口科学技术网“集装箱装卸、拆装箱工艺及运营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港口科技动态;1998年01期

5 詹隽青;孟祥德;;外军集装箱装卸运输车现状[J];重型汽车;2006年02期

6 包起帆;;上海港外高桥码头的集装箱全自动化无人堆场[J];港口科技动态;2006年05期

7 包起帆;;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研究[J];港口科技;2007年01期

8 ;数字[J];中国远洋航务;2011年04期

9 宫江洪;;集装箱装卸车[J];专用汽车;1987年03期

10 李孙伟;集装箱装卸设备招议标回顾和体会[J];中国港口;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惠钢;;浮空器姿态的单目视觉测量解析算法[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2 严旭东;;港口集装箱装卸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发展前景[A];上海物流工程学会2003’论文集[C];2003年

3 刘海波;董玉杰;王福忠;牛满仓;;基于单目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算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4 刘磊;王永骥;;基于单目视觉的机器人动态目标识别与跟踪[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二涛;张峗;曾虹;;基于单目视觉的彩色目标跟踪[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唐文;韩建达;王红波;阮秋琦;;基于空间几何约束的单目视觉物体测距[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7 王宇韬;方勇纯;;鲁棒单目视觉SLAM系统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8 王伟;熊庆宇;王楷;罗意;;面向室内未知环境的无障碍物区域单目视觉检测算法研究[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杰;朱伟令;;港口集装箱装卸机械润滑管理系统设计项目[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润滑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周静;郝颖明;朱枫;何雷;;摄像机标定参数误差对位姿测量精度的影响[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晓莺;铁路集装箱运输将实现实时追踪[N];人民铁道;2006年

2 通讯员  刘宏伟 任健;嘉兴港集装箱发展速度惊人[N];中国水运报;2006年

3 陈中;温州港集装箱装卸船理货实现无纸化[N];中国水运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梁睿;许振超 从工人到专家的精彩人生[N];经济日报;2008年

5 陶训兵邋李华;芜湖港集装箱增幅迅猛[N];现代物流报;2007年

6 易敏;中国港口物流亟待提高信息化水平[N];经理日报;2005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徐锐;装卸包干费率上调 上港集团业绩增长可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达公;高雄港转运中心地位下降[N];中国水运报;2006年

9 张鉴 张利民;扬州港:向亿吨港大步迈进[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国泰君安(香港)研究部 李雯;招商局国际 费率上调提升盈利[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旦;基于单目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室外环境下全自主智能跟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孟旭炯;基于单目视觉的同时定位与地图重建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赵敏;单目视觉多行人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马奔;图象检测与行为理解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杨淼;基于图像的城市建筑物三维自动重建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庄严;移动机器人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及地图创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谢云;全自主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的通信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8 顾柏园;基于单目视觉的安全车距预警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董杰;基于单目视觉的散焦测距算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大学;用于越野自主导航车的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泽明;计算机视觉伺服跟踪控制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2 张青森;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信宇;单幅图像单目视觉测距方法适用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叶轩;基于图论的单目视觉路面识别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淑芳;基于稀疏光流场的序列图像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马尧阶;单目视觉导航智能车系统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7 仝敬辰;移动机器人基于三维激光测距与单目视觉的室内场景认知[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商静;道路障碍物检测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晓;基于单目视觉的人体运动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温博;月球车视觉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1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01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