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信息化终端中可扩展数据采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166
【图文】:
2.2 系统体系结构2.2.1 基于装备信息化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总体结构信息化终端通过外部总线扩展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后,就具备了对现场监控的能力。由于现场的各种测控制单元对与数据采集与控制的实时性和带宽要求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外部总线扩展方式。针对现场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的音视频信号、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故障诊断、以及离信息化终端较近(低于 5 米)的设备监控,可以采用带宽高达 480Mbps的 USB2.0 扩展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针对离信息化终端较远的现场控制单元和不需要较高的实时性要求的现场信号(如温度、湿度等),为了简化现场布线和降低成本,可以采用工业以太网模块实现数据采集与控制。下图 2.1 是制造型企业信息化总体结构图,其中虚线框包围部分就是文本提出的基于信息化终端的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它是联系企业控制层网络与设备层的纽带。而图中阴影框部分正是本文要设计的两种外部扩展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
图 3.2 TCP/IP 协议分层及相互关系图Fig3.2 the Relationship of TCP/IP layer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应用数据应用程序首部TCP首部IP首部TCP首部应用数据以太网首部IP首部TCP首部应用数据以太网帧IP数据报TCP段46~1500字节应用程序TCPIP以太网驱动程序图 3.3 TCP/IP 封装示意图Fig3.3 Packet of TCP/IP Protocol
图 3.4 USB 的拓扑结构Fig3.4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USB System用户软件和USB设备驱动程序USB系统软件(USB核心和主控制器驱动程序)USB主控制器根HUB主机系统功能单元USB逻辑设备USB总线接口USB设备USB功能层USB设备层USB接口层实际数据流 逻辑数据流图 3.5 完整的 USB 系统构成Fig3.5 Full Structure of USB Syste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明浩;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向——工业以太网的应用[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年10期
2 方彦军;基于Profibus和工业以太网的钢铁企业计量系统的实现[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1期
3 ;ETHERNET Powerlink的应用 一种开放型的工业以太网[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6年05期
4 ;计算机及外设[J];今日电子;2007年04期
5 李怀俊,张学习,章云;工业以太网中嵌入式TCP/IP协议应用技术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童三红;工业以太网在混凝土搅拌站自动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化;2004年08期
7 周美娇,应启戛,彭杰;用于过程控制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8 吴献;;工业以太网与低压配电自动化[J];建筑电气;2007年01期
9 凌向明;;无纸记录仪在精馏系统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8年11期
10 李萍;;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协议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计宏;杜美明;;西门子PLC通过工业以太网读取继保数据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保中;涂亚庆;张丽娟;;工业以太网与CAN现场总线的应用方案探讨[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徐年;王良松;张剑英;;基于嵌入式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监控系统应用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成继勋;;研发新一代煤矿监控系统的若干新技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嵌入式计算机[A];第十四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暨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费敏锐;李力雄;;自动化领域的一些进展与评论[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彭杰;应启戛;;工业以太网应用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美娇;应启戛;彭杰;;用于过程控制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模型[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金贵;;汽油发动机的装配试验及设备[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9 张庆彬;战启芳;朴立华;;工业以太网技术及其发展[A];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第九届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董斌;;用工业以太网实现空压站之间的互相远程监控[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林海;Moxa倾力工业以太网络产业[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记者 韩勇;选择EtherNet/IP把握工业以太网先机[N];中国包装报;2005年
3 雍忠玮;工业以太网受关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教授 张卫民;当今自动化控制的热点——工业以太网[N];中国建材报;2005年
5 杜品圣;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的未来?[N];机电商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夏雪;工业以太网市场前景可期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副总裁中国布道[N];机电商报;2005年
7 策划报道:《一周电气》编辑部;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的终结者?[N];机电商报;2005年
8 刘锬;“透明工厂型”工业以太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9 缪学勤;实时以太网RIE的现状和未来[N];机电商报;2006年
10 张合泉 王加乐;北皂煤矿首建井下百兆工业以太网[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雷;工业以太网拓扑设计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徐竟天;基于ARM9嵌入式和工业以太网的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磊;从现场总线到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吴修德;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车间数字设备集成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勇;顶板动态监测集成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林;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运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云利军;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行为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李中伟;供配电线路自适应保护系统的算法与通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晓欣;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与时间触发CAN总线系统的实时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丁信忠;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总线型交流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洪;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蒋勇;工业以太网远程桥接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徐毓军;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电动执行机构的设计和开发[D];清华大学;2003年
4 孙磊;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黄清宝;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专家控制[D];广西大学;2004年
6 刘杨;基于工业以太网和OPC的乌河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集成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上官小晶;基于B&R(贝加莱)PCC的工业以太网硅钢片横剪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白景春;嵌入式通讯采集器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沈一波;工业以太网快速自愈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赵联祥;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04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0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