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TO TP701液压实验台电液位置控制系统研究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TH137
【部分图文】: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作为连接现代微电子技术和大功率工程控制设备之间的桥梁,已经成为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之一,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川。本课题源于对我校机电所 FEsToTP7ol比例液压实验台(如图1一1、1一2所示)进行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开发l2],并基于此实验台对位置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对我校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的教学和试验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图1一 1FESTOTP7OI比例液压实验台元件实物图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电液比例技术己广泛应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机械加工、冶金等行业[31。电液比例阀的位置控制是电液控制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位置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系统能快速平稳而准确地到达给定位移,即要求定位精度高,时间短,超调小,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统的控制技术虽也能满足上述数要求,但系统往往结构复杂,成本高。而采用微机与数字控制策略相结合,不仅使系统结构简单,而且在定位精度、动态品质与抗扰动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141。此外
锻介金实验长p二6MPa图1一 2FESTOTP7叭比例液压实验台架示意图2课题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金属加工设备、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等对高精度的液压位置控制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液压控制与电子控制相结合以其可靠、廉价等优越的特性,成为机械控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l5]。电液比例控制研究方法涉及到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和智能控制等多种控制理论,具体的优良的控制系统可能是几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综合运用。1.2.1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在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液伺服控制和电液比例控制是相继出现的两大重要进展。电液伺服技术首先用于航空,继而应用于一些重要工业设备的自动控制,迄今已臻成熟。由于传统的电液伺服阀对流体介质的清洁度要求十分苛刻,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昂,系统能耗也较大,难以为各工业用户所接受
1.乒寻气里、技尹丫,图1一3电液比例溢流阀结构原理图1.密封锥2.锥形座3.螺塞4.密封圈5.阀体6.密封圈7.塞子8.螺线管壳9.接地管脚10.螺线管电接头n.软铁芯电枢12.压力腔13.电枢轴承14.螺线卷巧.推杆轴承16.推杆17.补偿输油管18.阀芯套19.锥形导筒电液比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既实现了液压动力传动,又具有电子控制的灵活性,填补了传统开关式液压传动技术与电液伺服技术之间的空缺。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比例元件的设计原理进一步完善,采用了压力、流量、位移内反馈和动压反馈及电校正等手段,使阀的稳态精度、动态响应和稳定性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除了因制造成本所限,比例阀中位仍保留死区以外,它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均已和工业伺服法无异。另一项重大进展是,比例技术开始和插装阀相结合,已开发出各种不同功能和规格的二通、三通型比例插装阀,形成了电液比例插装阀技术。同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媛;王淑红;;圆筒型永磁动圈式直线电动机气隙磁场和推力解析分析[J];微特电机;2011年05期
2 金涛涛;李平康;赵立策;;基于遗传PID的动静液复合转向优化控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程俊兰;张增良;刘卫;;液压伺服系统的动态摩擦补偿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1年06期
4 孙玉民;刘磊;;FBC160rh数控落地式铣镗床主轴箱部件设计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1年09期
5 田永超;;KZP系列自冷盘式制动装置在下运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6 谭兴福;徐翊锋;王先锋;;基于比例阀和伺服阀的恒减速液压站的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年07期
7 严杰;;一种变量泵斜盘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3期
8 贺继林;危丹锋;冯利花;胡剑平;;挖掘机双阀芯液压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3期
9 何永昶;;高速铁路超大吨位自锚式拱桥转体施工技术[J];上海铁道科技;2011年02期
10 常钰;冯永保;;电液比例阀控缸速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民;方加宝;陈晓敏;;基于PLC的电液比例阀脉宽调制控制技术研究[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2 孙世国;李平;卢红光;;基于改进BP网络的位置控制系统故障检测[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3 王淑莲;齐凤莲;;电液比例阀计算机测试系统中被测信号的处理[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4 于涛;;PLC和直流传动构成的棒材冷床位置控制系统[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鑫;许军;;基于电液比例阀的矿井提升机闸瓦间隙控制系统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周永参;毛慧顺;史焕章;刘念宗;张戈;张竹湘;张彩弟;郑林生;钟学初;胡力东;赵小健;韩世温;;辐照损伤试验中的位置控制[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7 肖晟;强宝民;;基于对称四通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欣宇;;带钢位置控制系统在冷轧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蕾;冯贵斌;;卷取机的自动辊缝控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颖;张袅娜;程方晓;吴瑞芝;强永东;;切纸机液压系统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芳;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应用[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弓;超高速电液比例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郁明;基于滑模理论的位置系统控制及摩擦力补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傅林坚;大流量高响应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周宏甫;六坐标工具磨床CNC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
5 钟毅;磁悬浮嵌入式控制系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杨钢;气动人工肌肉位置伺服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淑珍;智能温室气动开窗温度调控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代林;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延俊;气动比例位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林宝君;连杆裂解半自动生产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瞻;FESTO TP701液压实验台电液位置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周扬扬;静电悬浮位置控制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3 刘琦;永磁直线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控制系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江佩;全自动码坯机位置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周洪军;工程机器人试验台的自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熊欢欢;大型模锻液压机动梁驱动及位置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陈斌;基于PID算法的电液比例阀控制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赵刚;多功能路面清雪车电液比例阀控系统的模糊-PID控制[D];吉林大学;2005年
9 何平良;125MN挤压机运垫控制系统设计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熊新;重庆轻轨换轮库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29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2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