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化FMS远程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18 01:22
本文以航空基础科学基金项目——FMS的网络型异地故障诊断与维修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为依托,对远程FMS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和分析,并针对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原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传统的复杂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已不能满足制造系统全球化、客户化等发展趋势的要求,本论文所研究的组件化FMS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旨在能够经济、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FMS设备的远程故障诊断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故障诊断方式。将FMS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因特网相结合,采用开放的分布式结构和组件构架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认为在制造系统新趋势下的FMS远程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是各子诊断系统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有机集成,各子系统诊断模块分布在生产厂商或科研机构中,具有独立的诊断功能和相互通讯能力,对其有效集成能够完成系统更为复杂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对FMS故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一般子系统构建了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模型和实现结构。 在系统的实现上,采用分布式组件设计思想,对基于Web数据库建立远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等传统专家系统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S模式、HTML、ASP、ADO、COM/DCOM、JavaScript、VBScript等网络编程技术加以实现。并对诊断系统数据传输模型和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该远程故障诊断系统采用基于网络的三层结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端,Web服务器为IIS5.0,数据库服务器为MS SQLServer2000。运用COM/DCOM技术将各诊断模块封装为服务器端组件,由Web浏览器(IE)实现远程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
【学位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TH165
【部分图文】:
其他控制服务器和客户终端。服务器可以集群,这些器件之间还有复杂的网络设备加以链接,这些设备之间运行着各种各样通用的或是专用的协议,以此来通信。其一般物理结构如图3一1所示。图3一l分布式FMS故障诊断网络结构24____
由于专家系统是类相当广泛的系统,其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时期,因此,专家系统的结构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通常的专家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知识库、推理机、数据库及解释程序、知识获取程序。图3一2所示为一个实用的专家系统框图。__,二_____二_2凡__________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系统实现技术实现对特征量的合理表达。图3一5特征量的XML定义层次4.故障特性是故障实体(即FMS的物理设备或部件)的一种状态描述,由属性名称和属性值组成。在已建立的FMS物理组织XML定义中,加入相应元素的属性及属性值的限定即可。对“故障”属性,其属性值可能是单值,也可能是多值,为了实现上的方便,本文对故障进行封装,定义“故障”为对应实体元素的子元素(Elemeni),元素的属性为多个故障特性,对应属性值均为逻辑“1”或“0”,“1”表示该故障发生,“0”表示该故障没有发生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5583
【学位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TH165
【部分图文】:
其他控制服务器和客户终端。服务器可以集群,这些器件之间还有复杂的网络设备加以链接,这些设备之间运行着各种各样通用的或是专用的协议,以此来通信。其一般物理结构如图3一1所示。图3一l分布式FMS故障诊断网络结构24____
由于专家系统是类相当广泛的系统,其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时期,因此,专家系统的结构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通常的专家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知识库、推理机、数据库及解释程序、知识获取程序。图3一2所示为一个实用的专家系统框图。__,二_____二_2凡__________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系统实现技术实现对特征量的合理表达。图3一5特征量的XML定义层次4.故障特性是故障实体(即FMS的物理设备或部件)的一种状态描述,由属性名称和属性值组成。在已建立的FMS物理组织XML定义中,加入相应元素的属性及属性值的限定即可。对“故障”属性,其属性值可能是单值,也可能是多值,为了实现上的方便,本文对故障进行封装,定义“故障”为对应实体元素的子元素(Elemeni),元素的属性为多个故障特性,对应属性值均为逻辑“1”或“0”,“1”表示该故障发生,“0”表示该故障没有发生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超华;基于呼叫中心技术的煤矿瓦检员监管和检测系统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2 朴银姬;大型复杂设备故障远程监测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刘淼;基于CORBA的嵌入式FMS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杨玉斌;基于用例驱动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冯静;基于网格的远程协同故障诊断系统任务调度机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5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4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