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机械产品柔性装配及其自适应变型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18 03:32
   本文对一般装配建模流程和基于装配模型的变型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开发。针对自下而上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零部件装配冲突,提出了柔性装配建模思想,并研究和初步实现了在装配执行过程中的柔性化装配方法,以及在完成带冲突信息的装配后的柔性化装配冲突解决方法。针对复杂产品变型关系建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的变型设计思想,并根据不同的设计情况,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自适应变型设计方法:基于骨架结构的自适应变型、基于装配关系的自适应变型和基于人工参数关联的变型。文章最后以剑杆织机的机架装配件为对象进行了柔性装配建模和自适应变型实现。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变型设计和装配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一般装配建模及变型设计方法分析。介绍了一般装配建模流程和基于装配模型的变型设计方法。分析了其中的一些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柔性装配建模方法和自适应变型设计方法,并简单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思想和实现途径。 第三章柔性装配建模方法及其实现。分析和比较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建模方式的特点。分析了装配建模过程可能出现的冲突,确定了本文所要解决的冲突类型,提出了柔性装配建模思想,介绍了柔性装配建模的具体概念及其两种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相关技术。 第四章自适应变型设计方法及其实现。主要介绍了白适应变型设计方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详细介绍了自适应变型设计方法的三种具体实现途径,即基于骨架结构的自适应变型实现,基于装配关系的自适应变型实现和基于人工参数关联的变型。 第五章柔性装配及自适应变型设计原型系统开发。分析了变型系统需求,选择确定了系统开发工具和平台。介绍了原型系统(AVDS)的总体框架结构和系统内各主要功能模块,并详细介绍了相关子模块功能。 第六章剑杆织机机架柔性装配及自适应变型实例。以JG758系列剑杆织机的机架装配件为例,详细执行了柔性装配建模过程,建立了机架模型。并利用自适应变型设计方法实现了机架装配件的自适应变型设计。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TH122
【部分图文】:

组织结构图,论文,组织结构


论文组织结构

几何形状,定值,变型设计,孔位置


几何参数进行提取和转换,变型时通过对这些可变参数的信息输入来完成特征的具体几何变型,从而完成零件的变型设计。如图2.6所示的中间横梁零件的具体儿何结构,既有整体的长度,也有腰孔位置、大小、个数的限制。通过对几何形状的分析,确定参数:Length表示零件总长,DISt表示左起第一个腰孔的水平初始距离,n表示腰孔的个数,L表示腰孔的长度,H表示腰孔的宽度(定值)。在这5个参数中,除了H是定值之外

扇形,参数,固定参数,零件


就可以建立单个零件内部参数之间的关联和约束,如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参数的取值范围等。然而,有些零件级的主动变形参数在以单个零件为对象时是主动变形参数,而在以装配件为对象时,受其它相关零件参数的影响,可能是被动变形参数。如图2.7所示,剑杆织机中的零件扇形齿臂,零件层的参数关联关系和主被动关系如表2.2所示。其中参数 GearBottonAre在零件层时影响其它特征参数,属主动变型参数,约束扇形齿臂所属的其它被动参数,如Gear--ToPAre=Gear--BottonAre+26,Gear--ToPAre为被动参数;而在装配模型层时,由于 GearBottonArc要受其它零部件参数影响,此时它是被动参数。表2.2扇形齿壁参数关系特征齿底半径齿顶半径轮齿宽度轴孔外径轴孔端距参数参数关联关系零件层主/被动关系 GearBottonAre受其它零件参数约束GearjopAre GearBottonAre+26 GearWidth ColumnOutDia ColumnWidth同一系列内固定不变同一系列内固定不变同一系列内固定不变主动参数被动参数固定参数固定参数固定参数三勺1劣JDee召图2.7扇形齿臂装配模型是由底层的零部件模型通过有序组合形成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庞胜军;机械装配连接快速设计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李振泉;基于零部件优先级的尺寸传递方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3 朱朋飞;基于TBS的高速列车转向架变型设计系统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渠元菊;变型设计中尺寸约束及参数传递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5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45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