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盘型凸轮机构智能设计和仿真系统的研究及开发
发布时间:2020-10-18 08:02
本文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原理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开发了一个平面盘形凸轮机构智能设计和仿真系统——IDSSPDCM(Intelligent Design and Simulation Systemfor Planar Disc Cam Mechanism),系统能够对盘形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和凸轮基本尺寸智能选择及设计,实现了常用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数控编程的研究。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是凸轮机构设计的基础。本系统对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通过研究,归纳总结了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规则和特性值,建立了知识库和推理机,提出了对从动件运动规律进行了模糊评判优化的方法,这些是智能设计系统进行合理设计的基础,体现了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智能性。 对凸轮基本尺寸进行了优化,根据从动件的类型不同对凸轮进行分类设计,实现了凸轮设计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智能设计系统使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编程技术,以Microsoft开放式数据连接(ODBC)模型为基础,结合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创建工具,创建了智能系统的知识库及知识库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研究了IDSSPDCM与AutoCAD和UG NX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技术,通过对设计结果数据文件的转换实现了在AutoCAD2005和UG NX3.0中的实体造型及加工仿真和数控编程,自动生成NC代码,从而验证了设计结果的精确性和可行性。 以Windows xp为平台,使用面向对象编程工具VisualC++6.0,编制了大量源程序,实现了整个智能设计系统。通过列举算例,说明了本智能设计系统的使用方法。本系统将平面凸轮的设计、仿真和制造集成一体,可以较好的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有较强的实用性。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TH112.2
【部分图文】:
图 2.1 摆线运动规律 图 2.2 双谐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方程式:位移 1 cos2Hsπ φ = (2.9)类速度 sin2Hvπ π φ φ = (2.10)类加速度22cos2H π πα φ φ = (2.11)类跃动度33sin2Hjπ π φ φ = (2.12)运动曲线如图 2.3 所示。五次项运动规律方程式:3 4 5
图 2.1 摆线运动规律 图 2.2 双谐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方程式:位移 1 cos2Hsπ φ = (2.9)类速度 sin2Hvπ π φ φ = (2.10)类加速度22cos2H π πα φ φ = (2.11)类跃动度33sin2Hjπ π φ φ = (2.12)运动曲线如图 2.3 所示。五次项运动规律方程式:3 4 5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平面凸轮机构设计与分析类加速度1 2 32603 2H αφ φ φ φ = + (2.15)类跃动度23601 6 6Hj φ φ φ = + (2.16)运动规律曲线如图 2.4 所示。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6039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TH112.2
【部分图文】:
图 2.1 摆线运动规律 图 2.2 双谐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方程式:位移 1 cos2Hsπ φ = (2.9)类速度 sin2Hvπ π φ φ = (2.10)类加速度22cos2H π πα φ φ = (2.11)类跃动度33sin2Hjπ π φ φ = (2.12)运动曲线如图 2.3 所示。五次项运动规律方程式:3 4 5
图 2.1 摆线运动规律 图 2.2 双谐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方程式:位移 1 cos2Hsπ φ = (2.9)类速度 sin2Hvπ π φ φ = (2.10)类加速度22cos2H π πα φ φ = (2.11)类跃动度33sin2Hjπ π φ φ = (2.12)运动曲线如图 2.3 所示。五次项运动规律方程式:3 4 5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平面凸轮机构设计与分析类加速度1 2 32603 2H αφ φ φ φ = + (2.15)类跃动度23601 6 6Hj φ φ φ = + (2.16)运动规律曲线如图 2.4 所示。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学串;平行分度凸轮综合与仿真系统研究开发[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6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4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