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高压燃油泵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7:27
随着飞机和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发动机尾喷口的控制要求日趋复杂,由控制简单的收敛喷口到控制收扩喷口的喉道面积和扩散段面积。俄制H××高压燃油泵属于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功能是为发动机尾喷口的调节系统提供能源,其额定工作压力高达22.5MPa,它不同于一般燃油供应系统的燃油泵,是一种典型的斜盘变量、内支承柱塞泵,并且具有外控特性。该泵用于我国目前装备的×××系列主战飞机。掌握该泵的修理技术直至实现该泵的国产化,不仅可以提高部队装备的技术水平,对维护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很有意义。 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压燃油泵的研究设计方法与技术准备;高压燃油泵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研究;高压燃油泵的关键技术设计研究;试验验证。论文的重点是高压燃油泵的研究设计。 根据俄方H××高压燃油泵大修和试验资料,首先进行了该泵的大修工作。掌握H××高压燃油泵大修技术以后,在测绘样品的基础上,结合样品测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利用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使用逆向工程方法,研究设计出使用寿命和性能均高于样品的新型高压燃油泵。通过试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TH322
【部分图文】:
导致整台泵甚至整个发动机尾喷口控制系统的失效。因此,在不降低摩擦工作面耐磨性的前提提高整台泵的结构强度是改进研究设计的方向。根据上述实际使用情况,决定对转子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图4.1)。通过焊接或铆接等特殊工艺手段,将铜合金和结构钢结合起来,摩擦副表面采用耐磨的铜合金,主要承载部分采用高强度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使零件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又具备高强度特性。转子基体整体采用强度较高的合金钢,与配流盘配合的工作面、与柱塞配合的工作面采用耐磨性很好的铜合金(铜板和铜套),铜合金表面镀上具有润滑性能的银。将转子基体和铜板、铜套采用双金属扩散焊的方法,即采用特种工艺方法使两种金属接触面之间通过定向结晶融合牢牢焊接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焊接部位的结构强度。对柱塞座组件结构也采取样的改进设计(图4.2),柱塞座同斜盘垫板相磨擦的工作面选用铜合金
将转子基体和铜板、铜套采用双金属扩散焊的方法,即采用特种工艺方法使两种金属接触面之间通过定向结晶融合牢牢焊接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焊接部位的结构强度。对柱塞座组件结构也采取样的改进设计(图4.2),柱塞座同斜盘垫板相磨擦的工作面选用铜合金,基体选用合金钢。这样设计结构既保证其摩擦工作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又大大提高了转子的整体37
胜 胜捞捞 捞 捞】】 】 】图5.4试验样品首翻期对比图5.4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来看,运用逆向工程方法,对Hxx高压燃油泵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改进关键磨擦副的结构,提高了燃油泵的输出功率和流量,尤其提高了燃油泵的首次翻修间隔期(首次使用寿命);通过研究改进燃油泵的轴尾密封结构和密封件原料,将燃油泵的轴尾泄漏量几乎减小到零。设计制造出的新型泵在输出功率、流量、泄漏量、翻修间隔等主要性能指标上均优于Hxx高压燃油泵,使燃油泵的可靠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高压燃油泵的研究设计工作达到了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8824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TH322
【部分图文】:
导致整台泵甚至整个发动机尾喷口控制系统的失效。因此,在不降低摩擦工作面耐磨性的前提提高整台泵的结构强度是改进研究设计的方向。根据上述实际使用情况,决定对转子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图4.1)。通过焊接或铆接等特殊工艺手段,将铜合金和结构钢结合起来,摩擦副表面采用耐磨的铜合金,主要承载部分采用高强度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使零件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又具备高强度特性。转子基体整体采用强度较高的合金钢,与配流盘配合的工作面、与柱塞配合的工作面采用耐磨性很好的铜合金(铜板和铜套),铜合金表面镀上具有润滑性能的银。将转子基体和铜板、铜套采用双金属扩散焊的方法,即采用特种工艺方法使两种金属接触面之间通过定向结晶融合牢牢焊接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焊接部位的结构强度。对柱塞座组件结构也采取样的改进设计(图4.2),柱塞座同斜盘垫板相磨擦的工作面选用铜合金
将转子基体和铜板、铜套采用双金属扩散焊的方法,即采用特种工艺方法使两种金属接触面之间通过定向结晶融合牢牢焊接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焊接部位的结构强度。对柱塞座组件结构也采取样的改进设计(图4.2),柱塞座同斜盘垫板相磨擦的工作面选用铜合金,基体选用合金钢。这样设计结构既保证其摩擦工作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又大大提高了转子的整体37
胜 胜捞捞 捞 捞】】 】 】图5.4试验样品首翻期对比图5.4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来看,运用逆向工程方法,对Hxx高压燃油泵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改进关键磨擦副的结构,提高了燃油泵的输出功率和流量,尤其提高了燃油泵的首次翻修间隔期(首次使用寿命);通过研究改进燃油泵的轴尾密封结构和密封件原料,将燃油泵的轴尾泄漏量几乎减小到零。设计制造出的新型泵在输出功率、流量、泄漏量、翻修间隔等主要性能指标上均优于Hxx高压燃油泵,使燃油泵的可靠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高压燃油泵的研究设计工作达到了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书泽,那成烈,张武高,汪立敏;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对缸体的液压作用力矩稳定性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4年05期
2 冯利利;朱岳麟;倪建成;熊常健;;高密度高安定性喷气燃料的制备及性能[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朴英,张绍基;军用航空发动机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J];推进技术;2001年02期
4 唐令力,吕立功;轴向柱塞泵摩擦副磨损及改进探讨[J];通用机械;2003年06期
5 安高成,吕翠萍,王明亮,王平,王明智;柱塞泵配流副三角槽的分析设计[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马琳,姜蔚,赵崇洲;耐高温滑油丁腈橡胶胶料的研制[J];特种橡胶制品;2004年06期
7 边俊峰,王珍,谭光志,张洪雁;高性能系列氟橡胶[J];橡胶工业;2003年01期
8 金振邦;液压泵和马达用旋转轴动密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2年02期
9 徐绳武;轴向柱塞泵和马达的发展动向[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3年04期
10 杨尔庄;二十一世纪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液压与气动;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青林;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润滑特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58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5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