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参数机械系统动态随机激励下动态可靠性及灵敏度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TH132.41;TH1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2 随机结构系统的动态可靠性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1.3 相关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3.1 可靠性分析领域的发展及现状
1.3.2 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发展及现状
1.3.3 随机动力学及随机动力系统可靠性的发展及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传动误差的齿轮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及修形优化
2.1 齿轮啮合刚度
2.1.1 单个轮齿刚度
2.1.2 啮合齿轮综合变形与时变刚度
2.1.3 变位系数对综合啮合刚度的影响
2.1.4 齿轮修形对综合啮合刚度的影响
2.2 齿轮传递误差
2.2.1 齿轮设计误差
2.2.2 齿轮制造误差
2.2.3 齿轮静态传递误差
2.3 齿轮变位设计及轮齿修形优化
2.3.1 一般约束优化问题的广义乘子法
2.3.2 齿轮变位优化
2.3.3 基于传动误差的修形优化
2.4 齿轮传动误差可靠性优化及参数灵敏度分析
2.4.1 可靠性分析的概念及方法
2.4.2 可靠性优化设计
2.4.3 齿轮传动误差可靠性分析及可靠性优化
2.4.4 齿轮传动误差的参数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随机参数齿轮系统振动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3.1 齿轮动力学模型及响应分析
3.1.1 单自由度齿轮系统模型
3.1.2 三自由度齿轮系统模型
3.2 随机结构振动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3.2.1 随机振动可靠性研究方法
3.2.2 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及参数灵敏度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随机参数动力系统随机过程激励下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4.1 随机过程基本概念
4.1.1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4.1.2 随机过程的分类
4.2 随机过程的表示方法
4.2.1 Karhunen-Loeve分解
4.2.2 混沌多项式分解
4.3 线性随机动力系统随机过程激励下的可靠性分析
4.3.1 Gaussian-Legendre精细积分法
4.3.2 瞬时响应统计矩的降维-点估计法
4.3.3 瞬时响应统计矩的随机摄动法
4.3.4 动态可靠性分析
4.4 动态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4.5 数值算例
4.5.1 单自由度平稳高斯随机过程
4.5.2 多自由度桁架系统动态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4.5.3 多层剪切结构系动态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4.5.4 有阻尼动力减震系统动态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线性随机结构系统随机过程激励下的等效线性化方法
5.1 随机等效线性化法
5.1.1 不考虑随机结构参数的等效线性化
5.1.2 考虑随机结构参数的随机等效线性化
5.2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精细积分求解
5.3 数值算例
5.3.1 Duffing系统平稳随机激励下的等效线性化
5.3.2 Duffiing系统非平稳高斯随机激励下的等效线性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线性系统随机过程激励下的概率密度演变及可靠性分析
6.1 FPK方程的路径积分
6.2 Duffing振子的概率密度演化
6.2.1 稳态响应Duffing振子系统概率密度演化
6.2.2 周期响应Duffing振子概率密度演化
6.2.3 混沌响应Duffing系统的概率密度演化
6.3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6.4 非线性齿轮系统概率密度演化及可靠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和科研、获奖情况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屏,宋海涛,包秀丽;机械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原则[J];农机化研究;2002年03期
2 方舟 ,严寒;微电机械系统[J];光机电信息;2002年01期
3 魏智华;薛月菊;;机械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控制和利用[J];机床与液压;2007年04期
4 张新智;;浅析机械系统可监测性设计理论[J];价值工程;2013年24期
5 ;黑龙江省机械系统一九七六年技术情报网活动计划安排表[J];机械工程师;1976年02期
6 ;省机械厅召开机械系统劳模代表座谈会[J];四川机械;1984年05期
7 泰真;;广西机械系统对老会计人员颁发荣誉证书[J];广西会计;1987年01期
8 ;1989年广东省机械系统获省科技进步奖项目[J];机械开发;1990年01期
9 ;1989年广东省机械系统获省优秀新产品奖项目[J];机械开发;1990年01期
10 ;广东省机械系统出口基地、扩权企业名单[J];机械开发;199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月雷;机械系统可监测性设计理论及在船舶机械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刚;弱测量理论及其在光机械系统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肖瑞杰;腔光机械系统纠缠与电磁诱导透明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Khan Farooq;光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和透射率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Taha Yousif;光机械系统量子纠缠和非线性性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倩倩;随机参数机械系统动态随机激励下动态可靠性及灵敏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7 王永山;含约束复杂机械系统空间布局及工业美学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夏鸿建;机械系统虚拟样机平台建模技术与动力学求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周懿;过程型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韩燕;耦合原子腔光机械系统中量子效应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春;双腔二次耦合光机械系统中的电磁诱导透明[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琳;可变功能机械系统相似性及概念设计方法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3 王键伟;复杂机械系统(生产线)的人机设计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4 汤锐;外扰动下柔性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刘渊博;限位器—气囊—旋转机械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俊红;Kerr下转换非线性晶体对双模光机械系统中纠缠及压缩性质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冲;环形微腔光机械系统的相干光学特性及其在质量传感上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李永阳;爬树修枝机器人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试验[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9 赵霖;基于主动约束机械系统控制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陈华俊;微纳光机械系统的量子动力学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9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5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