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叶轮离心泵水力特性及泵站前池整流研究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TH3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泵站前池流态研究综述
1.3 离心泵内部流动研究综述
1.4 湍流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1.5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泵及泵站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
2.1 控制方程
2.2 雷诺平均法
2.3 大涡模拟
2.4 壁面函数法
2.5 控制方程组的离散及计算方法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双吸离心泵虚拟三维重建
3.1 水泵虚拟重建方法概述
3.2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虚拟重建流程
3.3 结合激光扫描技术的水泵三维重建
3.4 水泵三维数字重建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吸离心泵外特性计算研究
4.1 双吸离心泵研究对象及计算域确定
4.2 双吸离心泵的外特性试验数据
4.3 双吸离心泵的数值模拟
4.4 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叶轮形式的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5.1 两种叶轮形式的双吸离心泵几何模型
5.2 两种叶轮形式的双吸离心泵数值模拟
5.3 外特性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5.4 压力脉动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泵站前池流态模拟及整流研究
6.1 研究对象
6.2 泵站前池的数值模拟
6.3 两种湍流模型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对比
6.4 原三角墩布置方案下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
6.5 改进三角墩布置方案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百齐,张有敬,王天奎,杨孝忠,哈弼孝,朱炳泉,盛万安,朱德祥,刘晓东;压水板/导流墩组合导流装置的开发及其在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SB泵站前池中的应用研究[J];船舶力学;2002年02期
2 周龙才;;泵站前池隔墩整流的数值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2期
3 翟瑞芳,张剑清;基于激光扫描仪的点云模型的自动拼接[J];地理空间信息;2004年06期
4 朱玉才,武春彬,李莉;离心泵无分离条件下叶片型线对比试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徐朝晖,吴玉林,陈乃祥,刘宇,张梁,吴玉珍;基于滑移网格与RNG湍流模型计算泵内的动静干扰[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6 袁辉靖;邵杰;刘树红;吴玉林;;小流量工况下微小型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及LIF-PIV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1期
7 张贤明,吉庆丰;泵站前池流态的数值模拟[J];灌溉排水;2001年01期
8 成立,刘超,周济人,鄢碧鹏,李兴林;联合运行泵站前池优化数值模拟研究[J];灌溉排水;2002年03期
9 刘超,成立,汤方平;取水前池复杂流动数值模拟[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蔡付林,胡明,张志明;双向水流侧式进出水口分流墩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寅;三维扫描仪与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成立;泵站水流运动特性及水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凯;基于CATIA的水泵三维重构和参数动态模拟的设计和实现[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0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6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