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卧辊磨主要构件的强度分析和失效预测

发布时间:2020-11-13 21:44
   卧辊磨是一种新型粉磨设备,它综合了辊压机节能和球磨机可靠与高质量的优点,具有高效、节能、低耗等特点,实现“一次通过、多次粉磨”作业,降低了挤压粉磨过程所采取的挤压应力,从而改善了设备的运转性能。 卧辊磨在国内仍处于试制阶段,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粉磨机理、磨损机理、粉碎过程的模型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国内卧辊磨的机械结构设计基本上还处于模仿设计阶段,人们对卧辊磨的内在规律缺乏了解,忽视了由于各种条件变化而导致结构参数也产生变化的因素。由于没有进行强度分析和失效预测,卧辊磨出现过压辊断裂、筒体开裂等失效现象。所以,本论文致力于卧辊磨主要构件的强度分析和失效预测。 本文结合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和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大型矿渣粉磨设备卧辊磨,做了以下工作: 1.介绍了卧辊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 2.对卧辊磨压辊的整体设计、加工、疲劳强度核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针对压辊的服役条件和载荷工况,对其进行失效预测。 3.针对卧辊磨压辊弯矩过大的缺点,对其结构进行创新,提出H形压辊的方案,并从弯矩、工艺性和有限元分析三个方面阐述了H形压辊的优势。 4.介绍滑履的工作原理、滑瓦的基本设计方法、滑履承载能力的计算和润滑油温升计算方法。 5.以φ1.5m卧辊磨为例,对齿轮进行齿根弯曲强度核算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核算,并对齿轮失效现象做了预测。 6.对卧辊磨基础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 卧辊磨的开发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对我国粉磨设备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开展卧辊磨主要构件的强度分析和失效预测的研究,以保证卧辊磨的安全运转,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经济价值。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TH114
【部分图文】:

辊磨,筒体,工作原理图,回转筒体


2.1卧辊磨的工作原理卧辊磨是一种新型粉磨设备,它主要靠中等压力对物料进行多次粉磨[8]。如图2一1所示,整个卧辊磨被安置在底架装置1上,主要由一个支托在四个滑履2上的回转筒体3和一个横卧在筒体内的自由回转的压辊4组成的。回转筒体由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小齿轮、大齿圈9驱动。筒体内侧敷设衬板,筒体内横卧压辊,其两端穿过筒体进料端盖11、出料端盖5,由油缸通过压力臂加载在两端的轴承座上。图2一12一滑履装置3一筒体卧辊磨的工作原理图1一底架装置7一刮料板4一压辊5一出口端盖6一出口密封装置8一导料板9一大齿圈10一进口密

原理图,滑履,原理图


以及减低设备制造周期等优点。采用滑履支承装置支承磨机筒体,可以大幅度减小磨机支承中心距,使磨机筒体弯矩显著减低112,”】。滑履的结构图见图2一2,表面浇铸轴承合金的钢制托瓦坐在带有凸球面的球面上支座上,两者之间用螺钉定位,凸球面支块又置于球面下支座的凹球面支块之中,而凹球面支块又放在滑履支座的底座上,两者之间也是通过螺钉定位。滑履外安装有滑履罩,滑履罩起到防止灰尘进到其中将润滑油弄脏的作用。整个滑履罩放在焊接结构的底座上,而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一一一 {{{一 一 一图2一2滑履原理图

受力图,粉磨,受力图,物料


第3章一压辊设计方法的研究3.1压辊最大直径D的确定从理论上讲,纯粹的料层粉碎或粒间粉碎要求喂料粒度必须小于筒体和压辊之间的最小间隙,这样才能谈的上料层粉碎问题,可是实践却证明,使用卧辊磨即使喂料中含有大量较大料块也不致严重影响粉碎效果。这是因为物料刚进入卧辊磨的辊压通道时就具有一定的被粉碎能力。因此,卧辊磨的压辊直径D主要由喂料中额定最大颗粒直径d所决定。为了便于讨论,假设物料是球形的,其重力与压辊对物料的压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假设额定最大球形颗粒直径为d,料层厚度为,,筒体直径为D。,压辊直径为D,钳角夕用物料与压辊及筒体的接触点的切线夹角表示,如下图所示,其大小可根据作用力的平衡关系求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崇义;开口厚壁杆件约束扭转理论及其应用[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2 张英会;;弹簧受动载荷时的强度计算[J];机械强度;1982年03期

3 ;陶粒珍珠岩砂混凝土受弯构件强度计算的分析[J];工业建筑;1984年11期

4 田万衡;李洪福;;开口薄壁杆件理论在车辆强度计算中的应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5 奕春远;苏联国家标准 有色金属容器及设备强度计算规范和方法的一般要求[J];压力容器;1987年06期

6 奕春远;苏联国家标准 铸铁容器及设备强度计算规范和方法的一般要求[J];压力容器;1987年06期

7 段钦华 ,杨实如;具有单齿圈行星轮的NGWN型行星传动的微机设计法[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8 蔡映峰;;缆索起重机牵引索计算[J];水力电力施工机械;1994年01期

9 夏焕文;张景香;;液力偶合器强度及轴向力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1996年02期

10 姚建伟,臧其吉;高速动力车转向架主要部件的强度计算[J];铁道机车车辆;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强建国;涡旋压缩腔几何模型与涡旋齿强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平;船体结构极限强度及破损剩余强度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小明;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慢化包含气率及其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

5 刘明涛;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创新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黄志新;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结构、强度及其转鼓内的流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许跃敏;基于主题和主体框架的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彩琴;卧辊磨主要构件的强度分析和失效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徐秀英;小型牧草收获机械的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梁丰收;标准管道法兰强度计算及有限元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冯薇;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微风振动防振计算与仿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5 吕中辉;卧辊磨磨辊机构有限元分析与工作载荷识别[D];武汉工业学院;2012年

6 赵黎;高速洗浆机的开发和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7 连奕珊;CY4D43型柴油机结构分析及计算[D];天津大学;2003年

8 杨柳彬;标准管道法兰数据库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孙惠杰;TY220推土机台车架强度计算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黄艳清;复合射孔器射孔过程中的安全评定[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88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8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