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带式输送机起制动的动态特性及其混沌特征
【部分图文】:
考虑到实际工况下的制动过程,输送机在制动时为满载,在仿真中进行制动之前,需要将圆管带式输送机起动至稳定运行阶段,为比较不同制动时间与不同起动时间下的输送带张力大小,仿真过程中,起动时间设置同制动时间一致,驱动速度控制方式为反正弦曲线,设定稳定运行速度为4 m/s,制动时间分别为10~70 s,间隔10 s,稳定运行时间分别与起动制动时间相同,运行仿真模型。仿真时间分别为40~220 s,间隔30 s,仿真时间间隔0.01 s,对圆管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得不同制动时间下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相遇点处的张力曲线,如图7所示。由图7可见,其包含不同制动时间对应的起动以及稳定运行曲线,表3为不同起制动时间下输送带的张力,其中,起动张力峰值Fq,制动张力峰值Fz。
根据圆管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以及输送带黏弹性特性,在AMESim软件的机械库和信号控制库中选择合适的元件,将各部件对应的模型元件按建模需要进行有序连接,以外置重锤式张紧布置方式为例,搭建一个单驱动的圆管带式输送机虚拟模型,模型示意如图1所示。圆管带式输送机起动制动时,由于其特殊的输送带布置方式及物料输送方式,加速度过大或加速度突变明显,会影响其整体稳定性。分析起动制动过程的速度、加速度变化得出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选用合理的速度控制方式。圆管带式输送机的速度控制能够提高运输效率,降低驱动装置的能耗,基于澳大利亚的Harrison博士提出正弦驱动曲线分析圆管带式输送机起动、稳定运行、制动过程的动态特性[15],其速度控制方式为
在分析不同起动时间对输送带振动特性的影响时,输送机满载起动,起动控制方式为正弦曲线,设定稳定运行速度为4 m/s,起动时间分别为10~70 s,间隔10 s,仿真时间分别为20~80 s,间隔10 s,仿真时间间隔0.01 s,对圆管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得不同起动时间下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相遇点处的张力曲线,如图2所示。圆管带式输送机在不同起动时间下输送带张力峰值和平均张力见表1,将表1中数据点进行幂函数拟合,结果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峰;;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动力学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年12期
2 吴波;廉自生;张鑫;;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特性仿真[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2期
3 李阳星;郝双双;周广林;;带式输送机制动阶段的动态特性[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石延平;软起动时间对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振动载荷的影响[J];起重运输机械;2003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荣昌;头尾双驱动大倾角圆管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天好;黄鹏;张义龙;王光耀;沈磊;;带式输送机机尾滚筒清淤装置设计与研制[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10期
2 王玉玮;白利皇;陈贤飞;;长距离输送系统动态特性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5年08期
3 庞晓旭;李玉瑾;李军霞;寇子明;;基于波动理论的带式输送机动张力及不打滑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4期
4 李振华;储昭碧;施东;冯小英;;双机双端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功率平衡策略及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4年23期
5 庞晓旭;寇子明;李军霞;;基于弹性悬链线理论的辊间输送带垂度特性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7期
6 刘长龙;;煤矿带式输送机可控液压制动系统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2年06期
7 郝双双;刘训涛;刘秀莲;王爱芳;;基于ADAMS带式输送机启动阶段动态特性研究[J];矿山机械;2012年06期
8 毛君;杨彩红;;带式输送机启动阻力理论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5期
9 杜淑萍;;软启动器在矿井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毛君;杨彩红;李春林;;粘弹性带-刚体托辊系统起动阻力理论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Hans Lauhoff;宋伟刚;;带式输送机的速度控制与节能[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5期
2 王繁生;侯友夫;;带式运输机动态分析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2008年11期
3 付峻青;李玉瑾;杜春玲;;带式输送机的最佳起动加速度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07年06期
4 赵晓慈;张以都;孟国营;;基于Matlab的带式输送机软启动过程胶带动力学仿真研究[J];矿山机械;2007年05期
5 许丹;阚晓平;孙爱芹;刘洋;;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6 张洪斌;丁克舫;;带式输送机的静动态结合设计方法[J];矿山机械;2006年09期
7 李光布;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预测和控制[J];起重运输机械;2005年02期
8 宋伟刚,王丹;7.6km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J];煤炭学报;2004年02期
9 李玉瑾;带式输送机的动张力计算与动力学设计[J];力学与实践;2003年04期
10 李玉瑾;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分析与软起动设计[J];煤炭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平;输送带摩擦学行为及动力学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赵松;基于AMESim的带式输送机软启动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3 朱军丽;基于模糊控制的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胡明伟;圆管带式输送机机架结构的设计及优化[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5 王广阔;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多电机驱动功率平衡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岩;圆管带式输送机多功能实验台控制系统的开发[D];东北大学;2011年
7 李峰;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对输送带张力影响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刚;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9 钟潮;三相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亮;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矿用电机车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艳萍;韩刚;;圆管带式输送机过渡段长度的确定[J];起重运输机械;2006年08期
2 董利忠;韩刚;陈书祯;;圆管带式输送机压陷阻力的分析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4年12期
3 李利;王瑞;党栋;;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橡胶工业;2015年02期
4 宋伟刚;季洪博;;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进展及其设计计算方法[J];工程设计学报;2018年01期
5 曹强利;刘志新;陈胜飞;谢长河;;圆管带式输送机打滑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水泥工程;2015年05期
6 刘协伟;;4.5km全密封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安装与调试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13年05期
7 夏炎;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几种结构形式[J];起重运输机械;1993年04期
8 孙晓霞;孟文俊;;圆管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横向刚度和成形力的分析[J];煤矿机械;2015年02期
9 王鹰,黄河清,任永东;移动式大倾角圆管带式输送机[J];起重运输机械;1987年12期
10 姚艳萍;韩刚;张强;;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J];起重运输机械;2018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初琦;带式输送机动态称重检测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强;圆管带式输送机传动结构与输送带接触力学特性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2 伍剑宇;圆管带式输送机运行阻力有限元模拟分析[D];湘潭大学;2017年
3 梁睿;圆管带式输送机扭转检测及纠偏系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4 夏荣昌;头尾双驱动大倾角圆管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5 周明峰;圆管带式输送机桁架梁结构力学性能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伟;织物芯轻型输送带的动力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6年
7 朱向娜;非均匀受力段输送带应力分布差分计算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孟杰;带式输送机综合试验系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9 朱同兵;管状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力优化与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刘伟国;带式输送机阻尼板防滑应用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2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8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