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轴向柱塞泵的特性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3 11:11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压驱动,以水为工作介质实现动力的传递。水压驱动系统既保持了油压传动传递动力大、效率高和元件体积小的优点,又兼有环保的积极作用。在水压传动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元件。由于水介质的低粘度,使得水压传动关键元件的水压泵泄漏大、寿命低,以水压轴向柱塞泵为代表的中高压水压传动泵的开发极其关键,也具有较大难度。 摩擦副的工作状况是水压泵设计中的关键,对泵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水的低粘度使得水介质润滑性差,造成水压泵摩擦副磨损严重,而水静压支承是解决该问题除从材料上采取措施外的一个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水压轴向柱塞泵的特点,研究分析了现有油压泵配流副静压支承的原理、结构及设计方法,提出连续供水型静压支承是水压轴向端面配流柱塞泵比较适宜的静压支承型式;基于阻尼槽和压力平衡槽的流量连续方程和缸体的运动方程,得到了连续供水型配流副静压支承的动态数学模型,并提出了配流副静压支承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论文基于提出的水压轴向柱塞泵配流副静压支承模型,对一水压泵配流副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静动态模型的差异,并指出配流副静压支承结构设计必须考虑阻尼减压槽的影响...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一l几何模型及其网格划分
组合的九种工况下,水压泵内部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可视化仿真分析。柱塞从低压腔进入高压腔和柱塞从低压腔进入高压腔时水压泵容腔内的速度分布见图5一2。水压泵的流量变化曲线如图5一3、图5一4、图5一5所示,流量脉动率数据如表5一4所示。5.6结果分析从式(5一11)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几何流量脉动率计算结果只与柱塞个数有关,因此,人们在进行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计算时不考虑转速和负载压力对流量脉动的影响,而且认为缸体每转动一周流量波动次数为Z。
出口至水箱段管路中的水的容积及管路通径影响较大。在本测试中,回水管道较长,使得下降段时间稍长。图6一4动态特性测试系统图图6一5泵的响应曲线上升段图6一6泵的响应曲线下降段6.6水压轴向柱塞泵吸水能力试验本试验用于测试水压轴向柱塞泵的吸水能力。分别在系统压力为PS=0.IMPa和Ps=10MPa时,测试不同转速时被试水压轴向柱塞泵的吸水口压力,吸入口绝对压力的测试结果见图6一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压锥阀流场的CFD解析[J]. 王艳珍,于兰英,柯坚,王国志,邓斌. 机械. 2003(05)
[2]水压轴向柱塞泵静特性实验分析[J]. 安维胜,陈留,邓斌,王国志,柯坚. 机床与液压. 2003(04)
[3]A4V柱塞泵运动方程及流量特性数字仿真研究[J]. 汪胜陆,许贤良,陈清华. 煤炭科学技术. 2003(08)
[4]高压纯水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分析[J]. 邓斌,王金诺,柯坚,安维胜. 机床与液压. 2003(02)
[5]水压技术在自动协调加载系统上的应用[J]. 许宏光,徐永东,赫赤,陈兴林,李宏宇. 机床与液压. 2003(02)
[6]水压滑阀流动特性可视化分析[J]. 王国志,王艳珍,邓斌,于兰英,柯坚. 机床与液压. 2003(01)
[7]水压柱塞泵的噪声及影响因素分析[J]. 邓斌,王金诺,安维胜,柯坚. 机床与液压. 2003(01)
[8]水压轴向柱塞泵滑靴静压支承分析与计算[J]. 柯坚,刘桓龙,刘思宁,许明恒. 中国机械工程. 2003(02)
[9]水压柱塞泵配流副闭死容积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 王东,刘景军,雷振德.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4)
[10]水液压柱塞泵中静压支承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J]. 余祖耀,李壮云,杨曙东,聂松林. 机械工程师. 2002(12)
博士论文
[1]纯水液压试验系统的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D]. 唐向阳.昆明理工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33617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一l几何模型及其网格划分
组合的九种工况下,水压泵内部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可视化仿真分析。柱塞从低压腔进入高压腔和柱塞从低压腔进入高压腔时水压泵容腔内的速度分布见图5一2。水压泵的流量变化曲线如图5一3、图5一4、图5一5所示,流量脉动率数据如表5一4所示。5.6结果分析从式(5一11)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几何流量脉动率计算结果只与柱塞个数有关,因此,人们在进行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计算时不考虑转速和负载压力对流量脉动的影响,而且认为缸体每转动一周流量波动次数为Z。
出口至水箱段管路中的水的容积及管路通径影响较大。在本测试中,回水管道较长,使得下降段时间稍长。图6一4动态特性测试系统图图6一5泵的响应曲线上升段图6一6泵的响应曲线下降段6.6水压轴向柱塞泵吸水能力试验本试验用于测试水压轴向柱塞泵的吸水能力。分别在系统压力为PS=0.IMPa和Ps=10MPa时,测试不同转速时被试水压轴向柱塞泵的吸水口压力,吸入口绝对压力的测试结果见图6一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压锥阀流场的CFD解析[J]. 王艳珍,于兰英,柯坚,王国志,邓斌. 机械. 2003(05)
[2]水压轴向柱塞泵静特性实验分析[J]. 安维胜,陈留,邓斌,王国志,柯坚. 机床与液压. 2003(04)
[3]A4V柱塞泵运动方程及流量特性数字仿真研究[J]. 汪胜陆,许贤良,陈清华. 煤炭科学技术. 2003(08)
[4]高压纯水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分析[J]. 邓斌,王金诺,柯坚,安维胜. 机床与液压. 2003(02)
[5]水压技术在自动协调加载系统上的应用[J]. 许宏光,徐永东,赫赤,陈兴林,李宏宇. 机床与液压. 2003(02)
[6]水压滑阀流动特性可视化分析[J]. 王国志,王艳珍,邓斌,于兰英,柯坚. 机床与液压. 2003(01)
[7]水压柱塞泵的噪声及影响因素分析[J]. 邓斌,王金诺,安维胜,柯坚. 机床与液压. 2003(01)
[8]水压轴向柱塞泵滑靴静压支承分析与计算[J]. 柯坚,刘桓龙,刘思宁,许明恒. 中国机械工程. 2003(02)
[9]水压柱塞泵配流副闭死容积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 王东,刘景军,雷振德.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4)
[10]水液压柱塞泵中静压支承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J]. 余祖耀,李壮云,杨曙东,聂松林. 机械工程师. 2002(12)
博士论文
[1]纯水液压试验系统的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D]. 唐向阳.昆明理工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33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3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