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高压气动真实气体效应与减压系统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14:38
  高压气体以其独有的瞬间膨胀性大,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在武器装备,气动汽车及压缩气体储能发电等领域得到应用。现有的文献中大多针对理想气体,对高压气动真实气体效应、气动过程的多变因子取值及气体能量传输等方面研究较少,然而这些问题均是研究气动系统,特别是研究高压气动系统的基础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高压气动系统可用能、焓、内能,充放气过程及节流减压可用能效率等热力学问题的真实气体效应,并对高压气动减压系统的原理和多变因子以及焓与可用能传递特性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高压气动及气动减压阀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压缩空气能量定义的发展,现阶段真实气体效应的研究。介绍了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由来,以及多变因子与气容模型的研究现状。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了高压真实空气的可用能。首先通过气体可用能的定义,首次推导出真实气体可用能计算公式。通过维里方程、P-R方程及S-R-K方程建立压缩因子库,计算出高压真实空气的可用能,并分析真实气体效应对高压空气可用能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小于30 MPa时真实空气可用能与理想气体假设下的可用能差别小于1%。第三章,首先分析了能量转换中...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高压气动真实气体效应与减压系统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


CAES概念图

原理图,电站,德国,商业电站


缩气体经换热器预热后,再在燃烧室中加热,最后进入透平膨胀机(燃气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转换成峰荷时的高价电能,原理如图1.2所示[25〕。世界上第一台CAES电站Huntorf电站于 1978年在德国建造,如图1.3所示,储能容量为290Mw[26,27]。美国ohio州从2001年起开始建造一座 2700Mw的大型e肠s商业电站,此电站由9台 300Mw机组组成。另外芬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也展开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已开始建造cAEs电站[25〕。

流量图,产品图,减压阀,通用型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较成熟的通用型手动减压阀产品。如CONFLOw公司生产的HP800系列减压阀〔3’](如图 1.4(a))以及Teseom公司生产的26一2000系列减压阀[32](如图1.4(b)),其最高工作压力均可达 103.5MPa,宁波星箭航天机械厂生产的WS34一0001K型大流量高压减压阀在其出口压力为巧MPa时,最大负载流量可达20kg/s(如图1.4(c))。此外,不少学者设计了运用于特殊场合的高压气动减压阀[33]。如魏东等研制的小流量、高压差减压阀[34气贺小峰等研制的高压大流量定差压力阀[35];陈德奎等研制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气动减压阀[36];陈汉超等研制的用于气动舵机的直动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设计与仿真[J]. 徐志鹏,王宣银,罗语溪.  农业机械学报. 2011(01)
[2]天然气压力能透平回收分析与联合循环研究[J]. 郑斌.  节能. 2010(06)
[3]滑阀先导式高压气动减压阀间隙泄漏特性研究[J]. 徐志鹏,王宣银,罗语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10)
[4]滑阀先导式高压气动减压阀结冰特性[J]. 徐志鹏,王宣银,罗语溪.  航空学报. 2009(05)
[5]天然气城市门站调压过程的分析[J]. 郑志,王树立,王帮华.  天然气工业. 2009(05)
[6]超高压开关气源的控制策略研究[J]. 罗语溪,余状,王宣银.  液压与气动. 2008(10)
[7]氢能源汽车车载超高压气动减压阀的机理与特性分析[J]. 訚耀保,陈洁萍,罗九阳,马建新.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8(03)
[8]开关先导型超高压气动减压阀原理与特性研究[J]. 王宣银,皮阳军,徐志鹏,余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6)
[9]EFFECTS OF POLYTROPIC EXPONENT 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USED IN CONSTANT VOLUME DISCHARGE[J]. YANG Lih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LIU Chengli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ZHA Xuanfang University of Maryland,MD 20742,US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8(01)
[10]新型高压电-气比例阀设计及性能分析[J]. 郭浩,杨钢,李宝仁.  液压与气动. 2008(01)

博士论文
[1]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的结构优化与特性研究[D]. 徐志鹏.浙江大学 2010
[2]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探索性研究[D]. 刘昊.浙江大学 2004
[3]高压气动减压理论及其在气动汽车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 贾光政.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超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 陈奕泽.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8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58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