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料机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发布时间:2021-01-06 01:25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及以人为本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工程建设行业愈来愈繁荣的情况下,工程机械产品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工程机械司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的减振效果的好坏是他们关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的减振也越来越受到厂家的重视。本文总结了现有各类环境的人体全身振动的评价标准和限值,选择了针对抓料机司机室人体全身振动的评价标准和推荐限值。某工程机械厂和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提供了实验条件,在现场按不同工况测量了W型抓料机的振动情况。通过评价得出该型抓料机司机室人体全身振动情况接近推荐限值,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超出限值,需要对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进行分析和改进。本文根据该型抓料机各部件测量所得的振动信号分析了该型抓料机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及其激励特性,分析发现:振动强烈的原因是,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的以司机室垂向振动为主的振型的固有频率过低,导致激励中对人体敏感的频率成分被放大:系统的激励特性主要以垂向振动为主,横向振动其次,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以低频带振动为其主要成分。根据该型司机室-座椅结构,本文将司机室-...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IW型抓料机概貌
而且人体一座椅模型的转动惯量测量也相当复杂,因此,本文采用在PRO甩中进行实体建模来计算其质量特性,模型尺寸通过测量得到。司机室立体效果图见图4一2,人体和座椅立体效果图见图4一3所示,质量特性计算结果见表4一2。舞夔黝曝蘸瓤蕊辗慰嘟鬓篡蘸图4一2司机室立体效果图图4一3人体和座椅立体效果图见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8页图4一 11ADAMS中的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模型月月月口口绮甄口口刃刃 刃对对’ ’户户亡欲欲图4一12以人体一座椅图4一13以司机室垂向振动为主的振型垂向振动为主的振型4.3.ZADAMS模型分析利用ADAMS软件建立的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的模型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可得到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中平台垂向激励到座椅的垂向和横向、司机室的垂向和横向传递函数幅值曲线图和相位曲线图(图4一14和图4一15):可得到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中平台的横向激励到座椅的垂向和横向、司机室的垂向和横向传递函数幅值曲线图和相位曲线图(图4一16和图4一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驾驶室声固耦合系统的灵敏度分析[J]. 赵冠军,刘更,吴立言. 机械设计. 2008(01)
[2]某重型卡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改进[J]. 徐金志,刘江波,王香廷,刘守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1)
[3]某矿用自卸车驾驶室的随机振动分析[J]. 和亚刚,申焱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7(02)
[4]基于Matlab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计算[J]. 刘斌,刘轶娅,韩亚平. 北京汽车. 2006(06)
[5]刚体-弹性支承系统振动解耦评价方法分析[J]. 范让林,吕振华. 工程力学. 2006(07)
[6]驾驶室结构振动及其声固耦合噪声响应分析[J]. 刘鹏,刘更,惠巍.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6(07)
[7]基于能量法解耦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J]. 王天利,孙营,田永义.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07)
[8]一种剪式座椅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J]. 徐晓美,朱思洪. 中国机械工程. 2006(08)
[9]隔振器在工程机械驾驶室噪声控制中的应用[J]. 姜义林,李世伟,刘建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5)
[10]驾驶员座椅悬架系统研究综述[J]. 徐晓美,朱思洪.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5(04)
硕士论文
[1]工程车辆耦合减振控制系统研究[D]. 刘杰.太原科技大学 2007
[2]基于隔振理论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 周晓峰.合肥工业大学 2006
[3]某重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匹配分析[D]. 刘方文.吉林大学 2005
[4]基于虚拟样机的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仿真分析[D]. 周水清.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手扶拖拉机X型座椅的虚拟优化研究[D]. 李素云.广西大学 2005
[6]隔振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D]. 李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7]车辆驾驶室结构振动噪声预估与控制的研究[D]. 武洪建.江苏大学 2005
[8]汽车座椅弹簧的优化设计与分析[D]. 潘作峰.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9660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IW型抓料机概貌
而且人体一座椅模型的转动惯量测量也相当复杂,因此,本文采用在PRO甩中进行实体建模来计算其质量特性,模型尺寸通过测量得到。司机室立体效果图见图4一2,人体和座椅立体效果图见图4一3所示,质量特性计算结果见表4一2。舞夔黝曝蘸瓤蕊辗慰嘟鬓篡蘸图4一2司机室立体效果图图4一3人体和座椅立体效果图见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8页图4一 11ADAMS中的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模型月月月口口绮甄口口刃刃 刃对对’ ’户户亡欲欲图4一12以人体一座椅图4一13以司机室垂向振动为主的振型垂向振动为主的振型4.3.ZADAMS模型分析利用ADAMS软件建立的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的模型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可得到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中平台垂向激励到座椅的垂向和横向、司机室的垂向和横向传递函数幅值曲线图和相位曲线图(图4一14和图4一15):可得到司机室一座椅悬置系统中平台的横向激励到座椅的垂向和横向、司机室的垂向和横向传递函数幅值曲线图和相位曲线图(图4一16和图4一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驾驶室声固耦合系统的灵敏度分析[J]. 赵冠军,刘更,吴立言. 机械设计. 2008(01)
[2]某重型卡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改进[J]. 徐金志,刘江波,王香廷,刘守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1)
[3]某矿用自卸车驾驶室的随机振动分析[J]. 和亚刚,申焱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7(02)
[4]基于Matlab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计算[J]. 刘斌,刘轶娅,韩亚平. 北京汽车. 2006(06)
[5]刚体-弹性支承系统振动解耦评价方法分析[J]. 范让林,吕振华. 工程力学. 2006(07)
[6]驾驶室结构振动及其声固耦合噪声响应分析[J]. 刘鹏,刘更,惠巍.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6(07)
[7]基于能量法解耦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J]. 王天利,孙营,田永义.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07)
[8]一种剪式座椅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J]. 徐晓美,朱思洪. 中国机械工程. 2006(08)
[9]隔振器在工程机械驾驶室噪声控制中的应用[J]. 姜义林,李世伟,刘建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5)
[10]驾驶员座椅悬架系统研究综述[J]. 徐晓美,朱思洪.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5(04)
硕士论文
[1]工程车辆耦合减振控制系统研究[D]. 刘杰.太原科技大学 2007
[2]基于隔振理论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 周晓峰.合肥工业大学 2006
[3]某重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匹配分析[D]. 刘方文.吉林大学 2005
[4]基于虚拟样机的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仿真分析[D]. 周水清.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手扶拖拉机X型座椅的虚拟优化研究[D]. 李素云.广西大学 2005
[6]隔振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D]. 李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7]车辆驾驶室结构振动噪声预估与控制的研究[D]. 武洪建.江苏大学 2005
[8]汽车座椅弹簧的优化设计与分析[D]. 潘作峰.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9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5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