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热管理仿真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07:10
通过一维/三维耦合仿真方法进行装载机热管理仿真计算,建立装载机整车三维模型,利用Fluent商业软件计算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流动。计算结果表明:散热器进风不均匀,散热器上部与下部形成热风回流,整机左右两侧进风口的进风不畅和风扇周围形成多处涡流;利用三维仿真得到的散热器进口风量,在一维仿真中反推机舱阻力系数,利用KULI商业软件,计算发动机出水温度、液压油散热器进口温度、传动油散热器进口温度;通过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的准确性。
【文章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0,37(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冷却模块网格
风扇MRF区域
图2 风扇MRF区域由于冷凝器、中冷器和散热器等冷却模块存在大量换热管道和复杂的翅片结构,而且散热管和散热带尺寸较小,若直接进行划分网格,网格的数目非常大,容易出现角度比较小的网格,现有计算机可能无法运行,因此将冷却模块看作多孔介质,只对流经的气体产生阻力[8-9]。在温度场中把冷却模块看作单位体积热源,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本文中冷却模块性能参数由生产厂家提供,网格结构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冷却系统数值模型的发动机舱流动阻力特性研究[J]. 袁志群,谷正气,方遒,袁侠义. 中国机械工程. 2011(04)
[2]汽车发动机舱散热的数值仿真分析[J]. 袁侠义,谷正气,杨易,袁志群,姜乐华,苏伟. 汽车工程. 2009(09)
[3]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过程与匹配计算[J]. 成晓北,潘立,周祥军. 汽车工程. 2008(09)
[4]多参考坐标系法和滑移网格法在汽车前端进气数值模拟中的比较[J]. 何炜,马静,王东,杨志刚.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7(03)
博士论文
[1]ZL50型装载机动力舱空气流动与换热分析[D]. 王飞.吉林大学 2010
[2]车辆散热器模块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D]. 张毅.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散热模块性能研究[D]. 孙超.吉林大学 2018
[2]装载机不同动力舱特征换热过程分析[D]. 李武.吉林大学 2016
[3]基于数值方法的装载机分离式散热系统性能研究[D]. 岳莹.河北工程大学 2015
[4]高原挖掘装载机冷却系统热平衡匹配与发动机舱结构优化[D]. 钱尧一.厦门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68293
【文章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0,37(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冷却模块网格
风扇MRF区域
图2 风扇MRF区域由于冷凝器、中冷器和散热器等冷却模块存在大量换热管道和复杂的翅片结构,而且散热管和散热带尺寸较小,若直接进行划分网格,网格的数目非常大,容易出现角度比较小的网格,现有计算机可能无法运行,因此将冷却模块看作多孔介质,只对流经的气体产生阻力[8-9]。在温度场中把冷却模块看作单位体积热源,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本文中冷却模块性能参数由生产厂家提供,网格结构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冷却系统数值模型的发动机舱流动阻力特性研究[J]. 袁志群,谷正气,方遒,袁侠义. 中国机械工程. 2011(04)
[2]汽车发动机舱散热的数值仿真分析[J]. 袁侠义,谷正气,杨易,袁志群,姜乐华,苏伟. 汽车工程. 2009(09)
[3]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过程与匹配计算[J]. 成晓北,潘立,周祥军. 汽车工程. 2008(09)
[4]多参考坐标系法和滑移网格法在汽车前端进气数值模拟中的比较[J]. 何炜,马静,王东,杨志刚.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7(03)
博士论文
[1]ZL50型装载机动力舱空气流动与换热分析[D]. 王飞.吉林大学 2010
[2]车辆散热器模块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D]. 张毅.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散热模块性能研究[D]. 孙超.吉林大学 2018
[2]装载机不同动力舱特征换热过程分析[D]. 李武.吉林大学 2016
[3]基于数值方法的装载机分离式散热系统性能研究[D]. 岳莹.河北工程大学 2015
[4]高原挖掘装载机冷却系统热平衡匹配与发动机舱结构优化[D]. 钱尧一.厦门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68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6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