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铈与锡的交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12:13
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炼钢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在废钢的循环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诸如锡等低熔点金属带入炼钢炉中,在常规的炼钢工艺中不能有效去除,可使钢材发生表面裂纹或热处理回火脆,并造成高温持久强度明显下降等问题。对钢中低熔点金属元素含量的控制及去除是提高钢材质量的重要方向之一。稀土元素因独特的电子壳结构而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在钢液中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变性作用。本文采用铜试剂分离—偶氮胂Ⅲ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稀土铈,并合理选定了测试条件。用铜试剂沉淀分离干扰元素,在PH≈3弱酸性环境,加偶氮胂Ⅲ与稀土铈络合生成蓝紫色络合物,于波长650nm处直接对合金钢样中的稀土铈进行光度法测定。采用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直接光度法测定锡,在稀硫酸介质中,锡与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组成多元体系,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于波长540nm处进行光度法测定。同时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高温熔渗试样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特殊的熔炼条件下,通过增加铁液中铈与锡的含量,稀土铈能够和金属锡在钢中相互作用生成高熔点化合物,主要以细小的球状...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些稀土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州稀土加入钢中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即稀土氧硫化物(RE盏S),这类化合物的熔点在1900~2200℃之间_
通过明视场、暗视场及偏光综合分析,试样中主要含有三种类型的第二相颗粒。第一种是球状或近似球状的粗大颗粒,随机分布于基体中。在明视场下,此类颗粒总的呈暗灰色,仔细观察可知,该粗大颗粒包含有中灰色的形状不规则的小颗粒;暗视场下,此类粗大颗粒中有一部分为橙黄色,不透明,而另一部分为无色,呈透明状;偏振光下,在暗视场下为橙黄色的颗粒不具有消光现象,显各向同性。在暗视场下为无色透明的相,具有一次消光现象,为各向异性。电子探针分析可知该类型的颗粒主要含氧、硫、饰、锡和铁五种元素,由此可以推断该类型的颗粒为复相稀土夹杂物。第二种是大量的球状小颗粒,经腐蚀后观察此类颗粒主要沿晶界分布。明视场
通过明视场、暗视场及偏光综合分析,试样中主要含有三种类型的第二相颗粒。第一种是球状或近似球状的粗大颗粒,随机分布于基体中。在明视场下,此类颗粒总的呈暗灰色,仔细观察可知,该粗大颗粒包含有中灰色的形状不规则的小颗粒;暗视场下,此类粗大颗粒中有一部分为橙黄色,不透明,而另一部分为无色,呈透明状;偏振光下,在暗视场下为橙黄色的颗粒不具有消光现象,显各向同性。在暗视场下为无色透明的相,具有一次消光现象,为各向异性。电子探针分析可知该类型的颗粒主要含氧、硫、饰、锡和铁五种元素,由此可以推断该类型的颗粒为复相稀土夹杂物。第二种是大量的球状小颗粒,经腐蚀后观察此类颗粒主要沿晶界分布。明视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甲氧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钢铁中钛和锡[J]. 朱建芳,余协瑜. 冶金分析. 2006(03)
[2]稀土铈与锡的相互作用研究[J]. 李继强,张金柱,杨宗伦. 现代机械. 2005(02)
[3]偶氮氯膦mN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的稀土总量[J]. 邵银华. 梅山科技. 2004(04)
[4]稀土元素在新一代高强韧钢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J]. 王龙妹. 中国稀土学报. 2004(01)
[5]钢中残余有害元素对油井管质量的影响[J]. 李素芹,李士琦,熊国宏,邹文正,宋嘉鹏,姜桂连. 特殊钢. 2003(04)
[6]钢中晶界区稀土稀土元素与杂质交互作用的电子理论研究[J]. 刘贵立,张国英,李荣德. 中国稀土学报. 2002(05)
[7]稀土在钢中的应用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J]. 李春龙. 稀土. 2001(04)
[8]钢中稀土微合金化作用与应用前景[J]. 林勤,宋波,郭兴敏,张梅. 稀土. 2001(04)
[9]稀土在钢中的应用[J]. 李艳芳. 铸造设备研究. 2001(01)
[10]废钢资源及废钢中铜的去除[J]. 阎立懿,张光德. 特殊钢. 2000(06)
本文编号:2968684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些稀土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州稀土加入钢中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即稀土氧硫化物(RE盏S),这类化合物的熔点在1900~2200℃之间_
通过明视场、暗视场及偏光综合分析,试样中主要含有三种类型的第二相颗粒。第一种是球状或近似球状的粗大颗粒,随机分布于基体中。在明视场下,此类颗粒总的呈暗灰色,仔细观察可知,该粗大颗粒包含有中灰色的形状不规则的小颗粒;暗视场下,此类粗大颗粒中有一部分为橙黄色,不透明,而另一部分为无色,呈透明状;偏振光下,在暗视场下为橙黄色的颗粒不具有消光现象,显各向同性。在暗视场下为无色透明的相,具有一次消光现象,为各向异性。电子探针分析可知该类型的颗粒主要含氧、硫、饰、锡和铁五种元素,由此可以推断该类型的颗粒为复相稀土夹杂物。第二种是大量的球状小颗粒,经腐蚀后观察此类颗粒主要沿晶界分布。明视场
通过明视场、暗视场及偏光综合分析,试样中主要含有三种类型的第二相颗粒。第一种是球状或近似球状的粗大颗粒,随机分布于基体中。在明视场下,此类颗粒总的呈暗灰色,仔细观察可知,该粗大颗粒包含有中灰色的形状不规则的小颗粒;暗视场下,此类粗大颗粒中有一部分为橙黄色,不透明,而另一部分为无色,呈透明状;偏振光下,在暗视场下为橙黄色的颗粒不具有消光现象,显各向同性。在暗视场下为无色透明的相,具有一次消光现象,为各向异性。电子探针分析可知该类型的颗粒主要含氧、硫、饰、锡和铁五种元素,由此可以推断该类型的颗粒为复相稀土夹杂物。第二种是大量的球状小颗粒,经腐蚀后观察此类颗粒主要沿晶界分布。明视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甲氧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钢铁中钛和锡[J]. 朱建芳,余协瑜. 冶金分析. 2006(03)
[2]稀土铈与锡的相互作用研究[J]. 李继强,张金柱,杨宗伦. 现代机械. 2005(02)
[3]偶氮氯膦mN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的稀土总量[J]. 邵银华. 梅山科技. 2004(04)
[4]稀土元素在新一代高强韧钢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J]. 王龙妹. 中国稀土学报. 2004(01)
[5]钢中残余有害元素对油井管质量的影响[J]. 李素芹,李士琦,熊国宏,邹文正,宋嘉鹏,姜桂连. 特殊钢. 2003(04)
[6]钢中晶界区稀土稀土元素与杂质交互作用的电子理论研究[J]. 刘贵立,张国英,李荣德. 中国稀土学报. 2002(05)
[7]稀土在钢中的应用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J]. 李春龙. 稀土. 2001(04)
[8]钢中稀土微合金化作用与应用前景[J]. 林勤,宋波,郭兴敏,张梅. 稀土. 2001(04)
[9]稀土在钢中的应用[J]. 李艳芳. 铸造设备研究. 2001(01)
[10]废钢资源及废钢中铜的去除[J]. 阎立懿,张光德. 特殊钢. 2000(06)
本文编号:2968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6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