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构运动仿真平台的开发
发布时间:2021-01-17 09:54
自90年代并联机床问世以来,并联机构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成为当今机构研究热点。并联机构运动是一种空间运动,其运动学计算复杂而且工作空间很难想象,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当模型并进行仿真,使机构的运动可视化。由于并联机构的结构形式多样化,不同的用户进行仿真需要自行开发仿真软件,使得设计周期过长。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适合于不同并联机床进行运动学仿真的仿真平台。为此,本文对并联机构运动仿真平台实现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基于开放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Visual C++6.0下基于OpenGL开发了具有Windows界面支持的并联机构运动仿真平台,并开发了相应仿真分析软件。 针对并联机构结构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零件库和并联机构库模块。用户通过调用零件库中已经建立的零件模型,构建并联机构库中的机构。用户还可以通过智能化人机界面,对并联机构的结构参数进行选择和修改。利用仿真模块对所选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可以真实再现不同参数下机构的运动特征,从而可以判断机构设计是否合理。当机构不满足条件时,仿真平台的报警功能指出参数的不合理性。零件库和并联机构库模块对用户...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并联机构运动仿真平台界面
仿真;三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里有两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仿真,其中一种是自行设计的;四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是留的数据接口,将来研究的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仿真可相应加入其中。如果点击‘文件’中的‘打开’,可打开编好的G代码文件如图.42;点击‘新建’可以创建新的G代码程序。
图.43仿真平台界面Fig‘4.3TheInetracfeOfsimulationPlatofmr真是对一种两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仿真;三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具有两种上章所述构运动学仿真;四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只是一个接口,本论文还没有研究,以后有待发的识别是本仿真平台重要的一部分,它用编程语言VisualC料实现。下节具体介绍译现。互--43数控代码的编辑,识别与报警功能‘译码’功能是把编好的G代码识别,读入到平台中。下面介绍数控代码特点,处如何辨识。代码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实用的6-6Stewart平台的实时位置正解法[J]. 董彦良,吴盛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01)
[2]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对策[J]. 杨皖苏,严鸿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1(11)
[3]虚拟设计中基于特征的零件实体建模技术研究[J]. 高航,陆颖,屈利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001(09)
[4]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陈文家,王洪光,房立金,赵明扬. 机电工程. 2001(04)
[5]基于OpenGL组合体造型系统研究[J]. 赵敏海,王亚芬.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1(03)
[6]数控机床自动编程及仿真系统[J]. 聂学俊. 机床与液压. 2001(03)
[7]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方法[J]. 杨克俭,刘舒燕,陈定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06)
[8]EMR系统机器人工作空间与灵活性的分析[J]. 黄献龙,梁斌,陈建新,吴宏鑫. 机械工程学报. 2001(02)
[9]Stewart平台机构及其应用[J]. 澹凡忠,姜军生. 机械. 2000(S1)
[10]虚拟轴机床作业空间快速检验算法的研究[J]. 李铁民,汪劲松. 中国机械工程. 2000(12)
本文编号:2982648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并联机构运动仿真平台界面
仿真;三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里有两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仿真,其中一种是自行设计的;四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是留的数据接口,将来研究的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仿真可相应加入其中。如果点击‘文件’中的‘打开’,可打开编好的G代码文件如图.42;点击‘新建’可以创建新的G代码程序。
图.43仿真平台界面Fig‘4.3TheInetracfeOfsimulationPlatofmr真是对一种两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仿真;三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具有两种上章所述构运动学仿真;四自由度运动系统仿真只是一个接口,本论文还没有研究,以后有待发的识别是本仿真平台重要的一部分,它用编程语言VisualC料实现。下节具体介绍译现。互--43数控代码的编辑,识别与报警功能‘译码’功能是把编好的G代码识别,读入到平台中。下面介绍数控代码特点,处如何辨识。代码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实用的6-6Stewart平台的实时位置正解法[J]. 董彦良,吴盛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01)
[2]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对策[J]. 杨皖苏,严鸿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1(11)
[3]虚拟设计中基于特征的零件实体建模技术研究[J]. 高航,陆颖,屈利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001(09)
[4]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陈文家,王洪光,房立金,赵明扬. 机电工程. 2001(04)
[5]基于OpenGL组合体造型系统研究[J]. 赵敏海,王亚芬.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1(03)
[6]数控机床自动编程及仿真系统[J]. 聂学俊. 机床与液压. 2001(03)
[7]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方法[J]. 杨克俭,刘舒燕,陈定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06)
[8]EMR系统机器人工作空间与灵活性的分析[J]. 黄献龙,梁斌,陈建新,吴宏鑫. 机械工程学报. 2001(02)
[9]Stewart平台机构及其应用[J]. 澹凡忠,姜军生. 机械. 2000(S1)
[10]虚拟轴机床作业空间快速检验算法的研究[J]. 李铁民,汪劲松. 中国机械工程. 2000(12)
本文编号:2982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8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