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新型压裂、酸化泵机理研究及结构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22 05:09
  随着压裂技术在高渗层防砂压裂、复合压裂、深穿透压裂以及大砂量多级压裂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得压裂设备的主机压裂、酸化泵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扩展和改变,压裂工艺的迅速发展对压裂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国产压裂泵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发展较慢,使得国产压裂泵因品种规格少,部分零部件可靠性不高、使用功能单一而不能满足现场生产需要,并成为制约压裂设备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压力高、排量大,工作可靠,多用途、输送介质多样化,高质量、高技术含量,能满足现代钻采工艺的新一代压裂、酸化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针对目前国内压裂、酸化泵设计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往复泵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压裂、酸化泵的基础研究,重点是泵的基础理论、工作机理、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分析软件,完成了泵的结构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的力学分析。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新型压裂、酸化泵的工作行为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所设计的泵进行了结构优化,为我国研制新型压裂、酸化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中原油田特种车辆厂与西...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新型压裂、酸化泵机理研究及结构设计


新型压裂、酸化泵外形图

网格图,曲轴,网格


(2)研究采用精度较高的空间四面体八节点等参数单元,如图4.2为曲轴的网格划分图。图4.2网格划分(3)边界条件及载荷处理各支承位置被轴承约束,边界条件处理如图4.3所示。作用于曲轴上的载荷主要有:连杆力、自重和偏心质量惯性力。以液力端最大受力作为曲轴的计算工况,载荷施加情况如图4.4所示。

活载


材料:ZG35GrMo热处理硬度:24一256HB;屈服极限:口;=550MPa;强度极限:J,=700MPa;弹性模量:E=206000MPa;泊松比:p二0.3(2)研究采用精度较高的空间四面体八节点等参数单元,如图4.2为曲轴的网格划分图。图4.2网格划分(3)边界条件及载荷处理各支承位置被轴承约束,边界条件处理如图4.3所示。作用于曲轴上的载荷主要有:连杆力、自重和偏心质量惯性力。以液力端最大受力作为曲轴的计算工况,载荷施加情况如图4.4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JX5200TYL70型酸化压裂车柱塞润滑系统改造[J]. 岳晓宛,方迎伟,郭羽,孟令轩.  石油机械. 2002(06)
[2]钻井泵阀的设计研究[J]. 王中辉,朱江.  阀门. 2001(06)
[3]钻井泵泵阀与阀座间的接触应力分析[J]. 郑水荣,王秀勇.  石油机械. 2001(09)
[4]压裂泵柱塞密封副研究[J]. 黄志强,李琴,周锡容,杨启明,黄华富.  石油矿场机械. 2000(06)
[5]高压往复泵锥形阀结构优化设计[J]. 赵洪激,刘扬,魏立新,刘国军.  石油学报. 2000(01)
[6]抽油泵泵阀运动规律的新模型及计算机仿真[J]. 董世民,王春华,李文婷,韩润茁,孙孝辉.  石油机械. 1999(11)
[7]钻井泵阀运动对排量的影响[J]. 丁伯明,于同信.  石油机械. 1999(10)
[8]压裂泵柱塞密封副润滑机理研究[J]. 朱维兵,周锡容.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9(01)
[9]压裂车柱塞泵曲轴箱窜入酸液原因及改进措施[J]. 周雄,王群章,王先忠,杨学贵.  石油机械. 1998(12)
[10]弹簧刚度对钻井往复泵泵阀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谭英杰,王春许,尹敬山.  应用能源技术. 1998(03)



本文编号:299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9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