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技术在装载机正转型工作机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05:12
装载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机械。工作机构是装载机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机性能和作业效率。正转型工作机构与其他型式的工作机构相比具有显著特点:可以将动臂、转斗油缸、摇臂和连杆设计在同一平面内;机构中各构件均呈直线型,易于制造;转斗油缸活塞端油腔进油,因而推力大等等。但因需要考虑平移性和自动放平等要求,故设计中带有一定难度。以往对装载机工作机构的研究,多是针对反转型六杆机构或者正转型八杆机构,对正转型六杆工作机构如何采用先进方法进行设计,很少有人问津,目前仍沿用的是传统作图试凑法。本文应用Pro/Engineer软件对正转型六杆工作机构进行设计,可以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工作机构虚拟样机设计,并进行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这不仅可以减少物理样机的试制、试验,而且使得原来在二维图纸上难以表达和设计的运动变得非常直观和易于修改,并且能够大大简化机构的设计开发过程,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费用,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基本特征,指出了虚拟样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难点,对国内外装载机的研究现状及国内装载机的发展趋势作了综述,说明了在装载机开发中应用...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工作机构主要零部件图
油缸装配图
29图 4-4 工作机构整体装配图还可以将工作机构总装图进行拆卸,形成爆炸图。通过爆炸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工作机构的内部结构。单击“视图”菜单,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分解”,再选择分解视图。调整各元件的相对位置。见图 4-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设计在产品广义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 王颖,周骥平,魏孝斌.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6(02)
[2]国外动态[J]. 聂崇训. 工程机械. 2006(02)
[3]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装载机力学性能检测系统[J]. 代峰燕,王书茂,张磊,王荣杰,陈英杰. 工程机械. 2005(12)
[4]基于SolidWorks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特征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J]. 赵建国,张琳娜,赵凤霞. 建筑机械. 2005(10)
[5]一组小型市政用装载机[J]. 聂崇训. 工程机械. 2005(06)
[6]环保节能理念在轮式装载机设计中的应用[J]. 徐东云,陈国衬,张建,程艳,史俊青,雷力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5(05)
[7]基于Pro/Engineer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J]. 崔小松,曾志新,孟令东. 机电工程技术. 2005(03)
[8]挖掘装载机五合一铲斗设计剖析[J]. 王玉良. 建筑机械化. 2005(03)
[9]基于Pro/Engineer软件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与仿真分析[J]. 郭卫,李富柱,薛武. 工程机械. 2005(03)
[10]bauma China 2004展会上的装载机[J]. 刘良臣. 今日工程机械. 2005(01)
本文编号:3006332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工作机构主要零部件图
油缸装配图
29图 4-4 工作机构整体装配图还可以将工作机构总装图进行拆卸,形成爆炸图。通过爆炸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工作机构的内部结构。单击“视图”菜单,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分解”,再选择分解视图。调整各元件的相对位置。见图 4-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设计在产品广义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 王颖,周骥平,魏孝斌.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6(02)
[2]国外动态[J]. 聂崇训. 工程机械. 2006(02)
[3]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装载机力学性能检测系统[J]. 代峰燕,王书茂,张磊,王荣杰,陈英杰. 工程机械. 2005(12)
[4]基于SolidWorks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特征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J]. 赵建国,张琳娜,赵凤霞. 建筑机械. 2005(10)
[5]一组小型市政用装载机[J]. 聂崇训. 工程机械. 2005(06)
[6]环保节能理念在轮式装载机设计中的应用[J]. 徐东云,陈国衬,张建,程艳,史俊青,雷力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5(05)
[7]基于Pro/Engineer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J]. 崔小松,曾志新,孟令东. 机电工程技术. 2005(03)
[8]挖掘装载机五合一铲斗设计剖析[J]. 王玉良. 建筑机械化. 2005(03)
[9]基于Pro/Engineer软件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与仿真分析[J]. 郭卫,李富柱,薛武. 工程机械. 2005(03)
[10]bauma China 2004展会上的装载机[J]. 刘良臣. 今日工程机械. 2005(01)
本文编号:3006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0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