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仿真与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31 08:37
本论文简述了目前国内外装载机研究设计的状况、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及装载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目前国内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现状,针对国内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究现状,利用Pr/E和ANSYS对工作装置进行了运动仿真、结构应力分析及优化。市场竞争的激烈迫使制造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不断地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模式,并能快速地开发出新产品。而我国传统工程机械行业却由于新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实现产品的快速开发,提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本文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技术引入装载机设计开发领域,建立了工作装置的运动数学模型,利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仿真,利用ANSYS软件对工作机构的关键部件动臂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首先介绍装载机和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现代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理论和优化设计理论。2.分析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点,...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轮式装载机Fieure2.1116eeledloader
新技术的采用用新结构,新技术可以提高机器效率,操作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机的动力装置一柴油机普遍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以提高装载机单位自重功降低燃料消耗。[lv]装载机工作装置1工作装置组成及特点载机的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摇杆、连杆及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等组斗与动臂及通过连杆或拖架与转斗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物料;动臂与车动臂油缸铰接,用以升降铲斗。铲斗的反转和动臂的升降采用液压操纵。2.3所示A、B、C、D四个铰点和D、E、F、G四个铰点各构成一个四杆机两个四杆机构构成整个工作装置。〔’8]
图2.4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简图 Figure2.4Link一 barmeehanismofworkingdevieeofloader按连杆机构运动可分为正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如图2.4a一f)和反转连杆工作装置。正转连杆机构的主动构件与被动件转动方向相同,而反转连杆工作装置的主动构件与被动构件的转动方向则相反。正转连杆机构又可分为:单连杆和双连杆两种型式。呱翁〕单连杆机构连杆数目少,机构简单,易于布置,转斗油缸可以分布在动臂的下方,活塞杆不容易受损伤;铲斗在低位置时,后倾角可比双连杆取得大些,装载机满载运输时,物料洒落少;提升动臂时铲斗后倾角变化小。其缺点是连杆的传动比较双连杆小,从而造成掘起力曲线变化较陡。若要提高连杆的传动比,需要加大摇臂的长度,这样给布置带来困难,并造成驾驶员视野不良。双连杆机构连杆数目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功能装载机八连杆工作装置设计[J]. 卢承涛. 工程机械. 2004(04)
[2]挖掘装载机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制思路[J]. 王玉良. 工程机械. 2003(03)
[3]Pro/E与ADAMS建立的虚拟样机结构尺寸优化[J]. 杜中华,狄长春,王兴贵. 机电工程技术. 2002(04)
[4]国外轮式装载机新技术与新结构及其发展[J]. 陈家丽. 建筑机械化. 2002(01)
[5]装载机市场形势分析与产品发展方向探讨[J]. 李建军. 广西机械. 2001(04)
[6]国外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发展现状[J]. 王国彪.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1(03)
[7]装载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宋占伟,闻邦椿. 工程机械. 2000(10)
[8]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J]. 蓝宇,张连杰. 应用科技. 2000(06)
[9]我国轮式装载机产品的发展[J]. 朱长亮. 工程机械与维修. 1999(08)
[10]轮式装载机的现状与技术发展[J]. 王国彪,王岩松,马铸. 工程机械与维修. 1998(03)
本文编号:3010543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轮式装载机Fieure2.1116eeledloader
新技术的采用用新结构,新技术可以提高机器效率,操作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机的动力装置一柴油机普遍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以提高装载机单位自重功降低燃料消耗。[lv]装载机工作装置1工作装置组成及特点载机的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摇杆、连杆及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等组斗与动臂及通过连杆或拖架与转斗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物料;动臂与车动臂油缸铰接,用以升降铲斗。铲斗的反转和动臂的升降采用液压操纵。2.3所示A、B、C、D四个铰点和D、E、F、G四个铰点各构成一个四杆机两个四杆机构构成整个工作装置。〔’8]
图2.4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简图 Figure2.4Link一 barmeehanismofworkingdevieeofloader按连杆机构运动可分为正转连杆机构工作装置(如图2.4a一f)和反转连杆工作装置。正转连杆机构的主动构件与被动件转动方向相同,而反转连杆工作装置的主动构件与被动构件的转动方向则相反。正转连杆机构又可分为:单连杆和双连杆两种型式。呱翁〕单连杆机构连杆数目少,机构简单,易于布置,转斗油缸可以分布在动臂的下方,活塞杆不容易受损伤;铲斗在低位置时,后倾角可比双连杆取得大些,装载机满载运输时,物料洒落少;提升动臂时铲斗后倾角变化小。其缺点是连杆的传动比较双连杆小,从而造成掘起力曲线变化较陡。若要提高连杆的传动比,需要加大摇臂的长度,这样给布置带来困难,并造成驾驶员视野不良。双连杆机构连杆数目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功能装载机八连杆工作装置设计[J]. 卢承涛. 工程机械. 2004(04)
[2]挖掘装载机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制思路[J]. 王玉良. 工程机械. 2003(03)
[3]Pro/E与ADAMS建立的虚拟样机结构尺寸优化[J]. 杜中华,狄长春,王兴贵. 机电工程技术. 2002(04)
[4]国外轮式装载机新技术与新结构及其发展[J]. 陈家丽. 建筑机械化. 2002(01)
[5]装载机市场形势分析与产品发展方向探讨[J]. 李建军. 广西机械. 2001(04)
[6]国外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发展现状[J]. 王国彪.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1(03)
[7]装载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宋占伟,闻邦椿. 工程机械. 2000(10)
[8]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J]. 蓝宇,张连杰. 应用科技. 2000(06)
[9]我国轮式装载机产品的发展[J]. 朱长亮. 工程机械与维修. 1999(08)
[10]轮式装载机的现状与技术发展[J]. 王国彪,王岩松,马铸. 工程机械与维修. 1998(03)
本文编号:3010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