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14:19
  1990 年英国剑桥大学报道了聚苯乙烯类物质的电致发光现象后,因可溶性共轭聚物的可加工性,柔韧性,成膜性好,能带结构通过化学方法易于调节等众多优点,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很多种类的共轭聚合物如聚对苯乙烯撑(PPV),聚噻吩(PTh),聚苯(PPP),聚芴(PF)及它们的衍生物等新材料不断被合成出来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改变化学结构,它们的发光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在共轭聚合物体系中,调节共轭聚合物能带结构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主链苯环或亚甲基上接上侧链基团,实现聚合物的能带带隙调节;二是在聚合物的主链上连接非共轭聚合物链段,截断离域态电子在整个主链上的运动,达到增加能带带隙使光谱蓝移的目的。为了增加能带带隙降低共轭聚合物的共轭度,改善共轭聚合物的加工性能,也有两种方式。A 方式是用不共面的方法使共轭的发光基团隔开,如聚酯、聚胺及聚酰亚胺类高分子。B 方式则将共轭的发光基团用不共轭链段隔离。这样,选择适<WP=89>当的发光中心,便可决定整个分子的发光波长。对聚合物能带隙的测量理论上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理论研究


电子激发状态图(Jablonski图)

示意图,三芴,前线分子轨道,螺旋


ig 4-3 Front molecular orbitals of the terfluorene aa3给出了由B3LYP/6-31G计算所得螺旋三芴的前线分子轨道电图。并在表 4-2 中给出了各分子轨道的能量。由图 4-3 可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致发光共轭高聚物的合成[J]. 王海侨,曾繁涤,黄德修.  功能材料. 1999(01)
[2]聚合物半导体电致发光显示器件[J]. 李晓常,孙景志,马於光,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02)
[3]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研究进展[J]. 刘承美,罗利玲,谭晓明,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01)
[4]聚(对苯乙炔)共轭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J]. 尹五生.  功能材料. 1997(02)



本文编号:3011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11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b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